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教与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不断变化的人口问题(2)——我国的人口与发展
①人口已经出现了负增长
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③人口素质整体还比较低
④重视保持合理的人口增长速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在北京诞生。我国每年新增人口将近1600万,相当于澳大利亚的全国人口。我国出生缺陷率较高,每万人大学生比率也只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
材料二:两张图片和一张表格。
总量 | 人均量 | 与世界水平相比 | |
水资源 | 2.8万亿立方米(世界第6位) | 2400立方米 | 是世界人均数的1/4 |
耕地 | 19.2万亩(世界第4位) | 不足2亩 | 是世界人均数的43% |
森林 | 世界第5位 | 人均不足2亩 | 是世界人均数的1/5 |
材料一:温州市区饱尝垃圾之苦。据了解,温州市区年均产生生活垃圾40多万吨,每天的垃圾就足以堆满一个足球场。
材料二:温州全市机动车拥有量近130万辆,每年全市新增机动车12.万辆左右、驾驶人11.4万人,机动车和驾驶人保有量分别达到114.9万辆和93.4万人。很多学校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早上,在市区温州大厦的一个红绿灯前,队伍一直排到了妙果寺,前方排队的车辆也看不到尽头,车上赶时间的上班族则叹拥堵之烦,从温州黎明西路国贸中心开车到人民路街心公园,不到一公里路程,用了整整一个小时。
材料三:温州市水利局3月21日首次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了2009年温州市水资源公报。公报显示,去年该市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1764立方米,除泰顺、文成、永嘉、平阳四个县以外,其余各县(市、区)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均在国际公认用水紧张红色警戒线(1700立方米)以下。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很不均匀,造成山区大,平原小,海岛最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达不到全国水平(2400立方米)。
(1)下表是温州三个年份的人口数量,请根据表中数据画出折线图或柱状图
年份 | 1970年 | 1990年 | 2010年 |
人口数 | 460万 | 633万 | 912万 |
(2)参考上述材料,说说人口增长对温州的影响。
材料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包括港、澳、台),我国人口总数13.7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材料二: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我国的人口总数可能是17.5亿.
材料三:
不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 | 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 | |
人均粮食产量(千克/人) | 312.29 | 407.84 |
人均教育经费(元/人) | 1117.83 | 1459.85 |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
表国民文化素质的变化
国民文化素质的指标 |
1982年 |
2017年 |
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重 |
10.9% |
35.0% |
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比重 |
不足1% |
15.5% |
文盲的比重 |
34.5% |
4.9% |
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5.2年 |
9.3年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