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马说》同步练习

【素养拓展练】结合文章观点,说说科教兴国战略下应如何对待人才。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苏轼徙知徐州

①(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②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

③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 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④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①春锸:箕春铁锹。③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④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 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 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成畔之,多助之至,天 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贤者之治国也,蚤①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贤者之长官也,夜寝夙 兴,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官府,是以官府实而财不散。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②入, 耕稼、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 故国家治则刑法正,官府实则万民富。上有以 洁为酒醴染盛以祭祀天、鬼,外有以为皮币④,与四邻诸侯交接;内有以食饥息劳,将养其万 民;外有以怀天下之贤人。是故上者天鬼富之,外者诸侯与之,内者万民亲之,贤人归之。以 此谋事则得,举事则成,入守则固,出诛则强。故唯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王 天下、正诸侯者,此亦其法已。

(节选自墨子《墨子·尚贤中》,有删改)

【注释】①蚤:同“早”,早晨。②莫:晚。③酒醴(lǐ) 染(zī) 盛(chéng): 盛好酒和粟米。柒,稷,粟米。④皮币:毛皮和缯帛。古时诸侯用作聘享的礼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