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潮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说说“氛围感”

许 晴

①初秋,约二三好友,找间茶室,在古琴音韵中品一杯茶,浓浓的氛围感为秋日休闲生活平添了几许生趣与惬意。近年来,从拍照到穿搭,从就餐到出行,氛围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热词。

②何谓氛围感?置身蓝天绿草之间,看云卷云舒,是露营的氛围感;明艳的阳光、清凉的泳池、手中的冷饮,共同营造出夏日的氛围感……可以说,氛围感既是难以言喻的情绪、气氛,也是可知可感的具体事物,但本质上是一种审美需求和生活韵味。

③翻看古人的文选、诗集,“抱琴开野室,携酒对情人。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与今天的出行游玩有异曲同工之妙;“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古人捕捉“须臾之物”的意境,而我们称之为氛围感。

④今天,营造氛围感、享受氛围感,日益成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是越来越多人消费升级的缩影。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消费更加注重品质与个性。好的氛围感使人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获得饱满的情绪价值,在身心愉悦中创造出新的需求,也为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开辟了创新的路子。

⑤作为消费的新赛道,“氛围感经济”仍处于孕育期,需要多方呵护。“氛围感经济”重在氛围的个性与品质,如何避免在流量的作用下演变成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作业”,伤害体验感这个关键竞争力?“氛围感经济”侧重消费感受,这样的商业模式如何监管,才能让消费者在消费前就拥有识别陷阱的慧眼?氛围感带来的放松、惬意是无价的,享受氛围感的消费却是有价的,如何优化监管,让创新的种子既可以快长,又不会长歪,考验着监管者智慧。

⑥不管是在大自然中探寻内心,还是在生活中追求舒适环境,抑或是购买氛围灯、香薰等“氛围感好物”,对美好的向往无处不在,满足美好向往的商业创新前景广阔。从这个角度看,氛围感事关个人体验,也关系超大规模市场的消费潜力。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9月1日,有删改)

材料二

①南京街头的茶馆、民宿、咖啡店等不少商家,正紧锣密鼓地上新“围炉冰茶”。所谓“围炉冰茶”,正是夏季版的“围炉煮茶”。烟雾缭绕的图片、视频,配上“来一桌围炉冰茶,看云雾吞吐;配几碟江南点心,品花开花落”“偷得浮生半日闲”等一类的文案,作为“围炉”2.0版本的围炉冰茶,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走红全网。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其相关话题的播放量已超过1009万次,笔记话题阅读量也超百万次。

②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类消费主打氛围感和体验感。这种商业现象实际上是新茶饮结合新消费而创造出的一个新社交消费场景,是在冬季围炉煮茶场景基础上,结合季节变换的升级与创新。其自然会顺应一部分社会群体的社交消费需求,并会在短时期内形成和引领一定的消费潮流。火热褪去后,大概率会作为常规消费方式之一而长期延续下去。”

(选自《华夏时报》2023年4月30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上述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第①段以日常生活现象举例,引出话题:在生活众多方面,“氛围感”已然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词。 B、材料一第④段加点词“日益”“越来越多”强调了今天氛围感越来越重要,体现了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C、材料一第⑤段连用两个问句,意在指出:“氛围感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需要新的监管模式。 D、材料二中“围炉冰茶”是“围炉煮茶”顺应季节变换的升级与创新,有可能会成为一种常规消费方式。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3)、有人认为,“氛围感”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不值得推广。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请结合材料内容和生活体验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善待挫折》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漫漫岁月,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坎坷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转干不成,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借贷无门,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天灾人祸。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翩翩而来。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因此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④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怯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炼,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选自《青年博览》)

阅读回答问题

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

       ①用水告急、用电告急!去年入夏以后,这样的信息不断充斥耳际,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再次成为各级紧急呼吁的重点和国人必须的选择。

       ②曾几何时,“节约”两个字被打上了“过去时”的烙印,似乎成了不入时的代名词。不少人觉得,节约是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生产力水平低下时代的产物,在物质产品日益丰富、全民奔小康的今天,倡导节约已不合时宜。还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高消费、超前消费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动力源,如果没有消费作刺激、作牵引,就会造成市场流通不畅,生产停滞不前?

       ③其实,提倡节约与我们发展经济奔小康、提高生活水平并不矛盾。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对于“节约”二字,我们也应该从更高层次、更深内涵上来理解、把握和追求,让节约成为我们统一的认识和自觉的行动。

       ④让节约成为一种追求。在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品位的今天,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节约资源就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干净的水源、清洁的空气、放心的食物?如今,缺水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地球上维系生命的淡水资源十分紧缺。有人打了个比方,如果地球上的总水量是一杯水,那么其中淡水仅有1茶匙,而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有1滴。我国又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一,其可利用淡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可见节约用水,乃至于节约一切资源,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密切相关。

       ⑤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当你离开家或办公室时,你应该记得把电器开关关上:当水龙头滴漏时,你应该想到先用一个容器把水接下来,再请人抓紧修理:当你扔掉一张纸时,你应该意识到它的另一面还可以用,而这样做可以减少一半的用纸量。节约是一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通过节约,我们可以保护一条河流,少建一座电站,拯救一片森林,保留一处资源?

       ⑥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节约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意志和品德。古人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这里的节俭便是节约,便是告诫人们要力戒奢侈和铺张浪费。

        ⑦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大力提倡“节约每一个铜板,为着中国的革命事业”。今天,战争的烟云虽已远逝,勤俭节约的真理却并未失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命神圣而任重道远,非常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让节约成为一种传统、一种追求、一种习惯,更成为一种精神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少年”二字,应与平庸相斥

崔华宇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作为少年,我们可以让生命在风雨的打磨下闪耀光芒,在时代的变局中创造独特的价值,平凡却不平庸。那么,我们应如何做?

一要树立恰当目标。高尔基说:“一个人努力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于社会就更有效果。”一个恰当的目标,可以促进个人发展,也能让社会更加美好。在《三个石匠》这一寓言故事中,有人问三个石匠在干什么,他们有不同的回答。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整个国家最出色的石匠工作。”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从回答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有不同的目标--第一个石匠要满足生存需求;第二个石匠要实现个人理想;而第三个石匠把整体的目标放在心中,让个人的目标符合整体目标的需求,促进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要付诸实际行动。曾国藩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如果你想修建一座城池,就从搬一块砖开始;如果你想挖掘一片大海,就从捡一粒沙开始;如果你想搬开一座大山,就像愚公那样,从劈开一块石头开始……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空谈无用,脚踏实地地行动起来才能展示出真功夫。没有行动,舌灿莲花又有何用?

三要及时调整完善。国学大师曾仕强说:“人生要随着自己的发展,不断地进行阶段性的调整。”如果只是机械地按照计划完成任务,不会因时、因势而变那么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数据显示,在抵达月球的长途飞行中,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只有3%的时间在正确航道上运行,其余时间则一直在修正航道。只有不断修正航道,才能步入正轨、抵达目的地,这个道理放在我们青少年身上照样适用---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之前制定的计划、所做的选择不正确或者不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就应该立刻调整,这样在未来的实践中,才不至于使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流于平庸。

在前进的路上,少年会经历风雨和磨难,但只要确立恰当的目标、付出实际行动、及时调整完善计划,就一定能在精神和才干上收获成长,与平庸相斥。

阅读

【甲】

    中国日报网北京8月5日电(记者徐子茗) 北京时间8月5日14时,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全红婵夺金,另一位中国选手陈芋汐摘银!

    在决赛中,全红婵的第二和第四跳发挥出色,所有裁判都给出了10分满分的好成绩,第五跳有效分也拿到了满分!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33枚金牌,也是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队第9次包揽冠亚军!
    祝贺全红婵、陈芋汐!祝贺跳水“梦之队”!

【乙】

    ①她静静地站在10米高台上,耳朵里没有任何嘈杂的声响,全场肃静,连呼吸声都能听见,大家都在等这个前三跳令人赞不绝口的选手的这一次的表现。

    ②这是全红婵的第四跳,也是唯一一个倒立动作。她将手紧贴在台面上,双腿打直,双手渐渐向腿靠近,撑在双脚之间,两条腿轻轻地抬起,在空中并拢,完成了倒立,不掀起一丝波澜。

    ③突然,她猛地抬头,双腿弯曲,手掌撑了一下,离开了跳台,动作干脆得仿佛在空中停顿了一秒,定格成了一幅画。她先是空中转体三周,自如得活像一只在水里自在的游鱼,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灵巧活泼却不失一个“梦之队”队员的稳重。整套动作安排合理,倒立后跳更是展现出了全红婵纤细的身材。虽是一个3.2的难度系数,但整个在空中的动作的完成度和连贯性是其他选手比不上的。

    ④还没等大家从她完美的动作中反应过来,全红婵像一根针笔直地掉进水里一般,在一串串小到不用在意的白色泡沫中消失在了水中,没有落水的声音,只有气泡从水底轻轻冒上来然后破裂的声音,水花在她的感染下,也全然消失不见。

    ⑤此时,全场的气氛拉到了高潮,会场中的音乐声被观众和教练们无限的称赞声压下去了,大家都被这个14岁的小女孩震撼得哑口无言。观众席上的中国助威团一个个都抖动着手中的红旗,呐喊声远比之前任何对一个参赛队员的都要洪亮。

    ⑥10分,10分,10分!全场满分的成绩让第四跳的全红婵已经以断层式的成绩锁定了这枚金牌,她征服了所有的裁判,以三跳满分,总分466.0的优异成绩,碾压其他选手,夺得了这枚金牌。

    ⑦她震惊世界的精彩表现和独门秘籍“水花消失术”使所有人都记住了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有这样一个14岁的中国姑娘——全红婵。

【丙】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 , 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通讯的共同点所在。它们的差异在于,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并且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

(摘自吴麟、张玉洪《新闻采访与写作》,有删改)

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材料一】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摸底已于10月11日展开,将于11月1日起进行正式入户登记。本次普查主题: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人口普查是对一个国家的总人口进行调查和统计,可以比较明晰地看出一个国家的人口情况,以及经济各行业的发展情况等,中国作为土地面积在全球排第三的国家,幅员辽阔,就更需要不新地刷新人口数据,进而能及时了解整个国家的情况,为之后的各项发展作出规划。这对于准确把握人口发展新情况新特征新趋势、推动我国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来源:钱江晚报)

【材料二】关于第七次人口普查,这些误读你信了么?

近期,随着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拉开序暮,坊间有不少传闻如“查房是为房地产税征收做铺垫”等,再次冒头,在此为您一一澄清。

误读1:____

其实,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国进行人口普查普遍采用的方法,因为人都居住在房子里,人口普查中“查房”的目的是为了查准人口,住房信息登记的重点是要了解人口的居住状况、生活设施、房租水平等,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当前民生问题。

网传“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把查房信息纳入晋查范围”,事实上并非“首次”纳入。在以往的人口普查过程中,也多次涉及房屋情况登记。因此,“查房”只是做好人口普查的“常规动作”,并非新增项目,无需过度解读。

误读2:____

10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我们将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各级普查机构和工作人员在普查中获得的信息,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否则的话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人口普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作为对人口普查对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目的。

误读3:____

近期,全国多地发生以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为由的诈骗案件。国家统计局和公安机关均表示,千万不要轻信任何以人口普查为由,索取财物、财产、账号密码信息、短信验证码的行为。

提示:如何辨别真假人口普查员?

1.所有普查员均携带有县级及以上人口普查办公室印章的证件;

2.通过咨询社区居委会鉴别其身份;

3.人口普查不涉及任何收入调查。

【材料三】不用纸笔了!微信中报就能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指出,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将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探索使用智能手机采集数据。国家政府采购网显示,腾讯云中标此次普查项目,并联合企业微信提供技术支持。

此次,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安全等核心技术和能力,第七次人口普查也应用了更加智能化、高效率的电子化普查登记方式。在普查前,全国700万普查员将通过企业微信进行任务分配和工作协同;并用企业微信上门摸底,摸清普查对象基本信息,记录调查对象希望的普查方式:使用微信自主进行填报,或者普查员上门进行登记。

有自主中报意愿的普查对象,可以获得普查员提供的带有户编码的专用二维码,并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人口普查小程序”自主填报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等个人相关信息。既可减轻普查员负担,也能满足普查对象不愿意被过多打扰的需求。

而部分需要普查员帮助登记的普查对象,可以提前预约登记时间,普查员入户登记时,利用手机、Pad等智能设备,通过人口普查小程序即可快速完成普查对象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实时上传,全面提升普查工作效率和普查数据质量。

(来源:央广网)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小题。

个人档案:

陈望道,义乌人,曾任复旦大学校长,是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的人,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料链接:

凌冬不改清坚节

——忆陈望道先生(节选)

胡奇光

从一九五七年反右到一九七六年“文革”结束,这二十年间,正是我国的多事之秋。复旦大学也不例外。老校长陈望道先生沉稳地应对风云变幻,坚守学术独立的正路。他像寒风中的翠竹,不改变那清明坚贞的气节。

(一)

我一九五七年进复旦求学。入学三个月,即听到先生的学术报告《怎样研究文法、修辞》。报告里,他大谈读书,在这反右斗争的情势下多少有点奇特吧。他说读书有快读、慢读之分。在讲到“慢读”时,他撤下稿子,看着我们,慢慢地说:

“你读书,读到有一天,有一本书上的一两页字,叫你翻来覆去地读,读它一两个星期,到了那个时候,你可说是进步了!”

有这么神么?!我立即把这奇特的说法默诵两遍,储存在我的记忆里。

第二年,我拜读先生的学术著作《修辞学发凡》,真的被书中谈修辞同题旨和情境的那两页黏住了,翻来覆去地读那就不止一两个星期啰。

(二)

一九五八年教育革命中,大家讨论大学的培养目标。先生作为一校之长,却别有所见。他说:“谈到全面发展,我看在德育智育、体育之外,还可加上一个美育……”当场没人反对,可是到了“文革”时,这个意见竟被打成反毛泽东思想的黑话:只因为毛主席只作过要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得到发展”的指示。但金子总要发光的。到如今,赞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不是越来越多了吗?

(三)

大概在一九五九年初夏吧,我与徐志民、陈四益几位同学一起去拜访先生。先生住在教工宿舍的一幢绿瓦楼房的楼上,楼下是语言研究室和会客大厅。先生在会客大厅接见我们。坐定后,先生用右手食指向空中画个圈,郑重地说:“我们这里是讨论学术的!”在那个把学术当作资产阶级东西搞臭的岁月里,说出这句话,是要有胆识的。

我们提出要搞“近百年语文运动史”的调查,先生很是支持。

那天,先生很高兴,讲了不少语文运动中的逸事,特别是大众语运动讲得更细。我现在还想得起先生讲话时右手一推、左手一挡的神态。凭这些动作我还可回忆起他当时谈话的要点。先生说:白话文到了一九三四年已有点变质了,这招到两个方面的攻击。先是复古派从右边批判白话文不够“文”要退回到文言文去,好,我们(指上海一批文化人)也来个批判,从左边批判白话文不够“白”,要提倡一种比白话文更白的大众语。这样做,为的是让我们多年拼命争得的白话文能健康地发展。说到这里,他脸上绽出了笑容。

的确值得高兴。因为先生顶着复古逆风,发起大众语运动之后,即使有反对白话文的言论,再也不能形成气候了。

(四)

六十年代初期,我国主流报纸上出现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这些流行语。这些可是表述我们建国方针的词语啊!我当时有个疑问:为什么不用成语里常见的“发愤图强”而用并不常见的“发奋图强”呢?

在一九六二年冬的一个小型座谈会上,先生谈修辞研究时,举了个例子恰好是“发奋图强”,好像专门为我答疑似的,我专心听,几乎逐词逐句记住了先生的原话。

原来在一次人代会上,是用“发愤图强”还是用“发奋图强”,代表们就有争论,先生主张用“发奋图强的”。先生说:

“愤怒的‘愤’和奋发的‘奋’,语音相同,语意相关,稍有点差异。用愤怒的‘愤’,大多是受到外界的刺激。毛主席说,外因是变化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这个道理看,用奋发的‘奋’更好些。不管是有刺激也好,没有刺激也好,反正中国人民历来是奋发有为、力争上游的!”

先生用内因与外因的学说来分析,可谓一语破的。照此看来,与“自力更生”连用的,最好是“发奋图强”,而与“卧薪尝胆”连用的,常常是“发愤图强”了。

会后,我赶快查《说文解字注》,“奋”的繁体字作“奮”,这字的“田”指田野,“隹”是短尾鸟,“大”表鸟自张毛羽。从“奮”字里,我们仿佛看到一只大鸟振翅高飞、直冲蓝天的风姿。用这个字隐喻中国人民奋发有为、力争上游的精神,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五)

一九六三年暑假过后,先生自己花钱,从青岛买来百日红(即紫薇)、马尾松、蚊母树等树苗,种在复旦园内,开了校领导绿化环境的新风。老实说,“蚊母树”我还是平生第一次听到的。奇怪的是,观赏树成百上千,为什么偏偏选中蚊母树等几种呢?后来从修辞角度看,好像明白了:蚊母树是期望大学成为“文化之母”、“文明之母”吧;百日红是祝愿教育事业永远红红火火吧;马尾松原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这应是勉励复旦学子做开拓创新的尖兵闯将吧!先生以种树来行“不言之教”,好让欣欣向荣的花木,时刻向人们倾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奥秘。

(六)

大概在一九七四年夏秋之交,我有事去语言研究室。我看到那绿瓦楼房背阴处,先生正靠在竹椅上休息。他已是八十四岁高龄了,穿着白衬衫、蓝长裤,有病缠身、人瘦了,颧骨更突出了,我看了有点辛酸。

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想得起来的,只有关于《修辞学发凡》修订的一段对话:

“望老近来在修订《发凡》?”

“唔”。他慢慢坐直身子,看着我说:“如何修改得好?我想请你贡献一点意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