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各 题 。

文以拙进 道以拙成

向贤彪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尚拙是一 大特点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 ”“天下之至 拙 ,能胜天下之至巧 ”,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做人守拙 ,以拙求进,往往是 有所成就的基础。

守拙,是安静地扎根 。“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  达洞, 累学之功也 。”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 ,它的根就越  要伸向地底。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尖毛草,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  的草,只有一寸多高,但半年后雨季到来时,就像施了魔法一样,三五天后,便  长到近两米的高度。原来,在前 6 个月里,尖毛草不是不长,而是一直在长根部。 它虽然露头一寸,却扎根地下超过数十米 。同理,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也要学  会安静地扎根,像尖毛草那样,根扎得深,就能吸取更多的水和养分,为日后成  长打下扎实基础。

守拙 ,是专一的坚守 。____

守拙,是苦干的别称。人间万事出艰辛 。当年兰考风沙最大的时候,焦裕禄 带头去查风 口、探流沙, 用心血浇灌出绿叶成片的焦桐;为了找到“ 天眼 ”最适

合的建造地点, 南仁东带着 300 多幅卫星遥感图 ,对 1000 多个洼地进行比较 , 走遍西南山区上百个窝凼 … … 没有一点吃苦的精神,不下一番守拙的功夫,就不 会有事业的卓越。干工作做事业 ,既需要“ 巧劲 ”,也需要“拙劲 ”。正如华罗 庚一首诗中所云:“妙算还从拙中来 ,愚公智叟两分开 。积久方显愚公智 ,发白 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 分辛苦一 分才 。”

守拙,是本色的凸显 。“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现实生活中, 质朴拙诚的人, 因待人接物老实可靠 ,往往容易获取信任;经常自作聪明的人, 机关算尽,处处讨巧,却令人感觉俗气奸猾,处处防备 。《郁离子》 中记载,越  国商人虞孚在吴国卖漆,本来可以稳获厚利,他却偷偷掺假导致漆料变质,结果  信誉扫地,最终沦为乞丐 。对于每个人来说,守拙,就是守本分、守安分 。以拙  诚待人处世 ,即使暂时吃点亏或不被人理解,也不改变本色、不移其志。这样不  仅能感动人、打动人 ,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 。守拙 ,归根结底,是要当老实人、做老实事、遵循客 观规律 ,以拙立身、以拙创业、以拙求进 。如是,就能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收 获更多的精彩与自信。

(选自 2023 年 6 月 12 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标题“文以拙进, 道以拙成 ”就是中心论点。 B、第 4 段采用了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C、第 2 至第 5 段, 是本文的本论部分, 4 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 D、从全文来看,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逻辑顺序 进行论证的。
(2)、下列语句填入文段划线处, 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这样评价自己: 只顾埋头拉车, 拙于人事交往。

②这样的拙,不仅使他们专心致志做事,不断攀登事业的高峰,也使他们远 离诱惑, 超凡脱俗, 站在了人生的高峰。

③“责守明则谋政专, 勤于正事必疏于邪门 。 ”

④“能守正道, 而不自乱则吉 。 ”

⑤事实证明,凡是勤于正事者大都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把精力用在拉关系上。 

A、⑤①②④③ B、⑤③④②① C、③④②①⑤ D、③①⑤④②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快乐是一种能力
                                                                                                               张保振
         ①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乐,但结果大相径异。为什么?因为快乐是一种能力。
         ②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实现快乐的能力既不可能与生俱来,也不可能自天而降,只能在社会生活中[甲]、[乙]、[丙]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这种能力不论是形成过程还是外在表现,都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主要体现在对人要有宽容心、对事要有辩证脑、对信仰要有钢铁志上。
        ③人非圣贤,有错难免。这种错,或是讨论中讲了错话,或是创新实践中做了错事。孔子说得好:“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之方也,亲亲为大也;亲亲为大,和睦相处,就可快乐起来、振作起来。事情就是这样:以己为喻,方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容人所不及,谅人所不能,恕人所不知,礼人所不欲,让同事、同志间的快乐、和谐元素骤然变长,不快乐、不和谐的因子渐而化小。地厚者自平,宽容者自乐。人的容量和他成就的事业是成正比的。在容人中,宽容者得到的不仅是乐,还有事业的成功和发展。
       ④世界上的事总是有一利就有一弊。深山老林虽然天蓝水绿,但老百姓饭碗里的东西却未尽可意;城里的物质五光十色、丰富异常,但烦躁与污染却时时惹人烦恼。事情就是这样:沙中有金、玉中有石,这是事物的辩证法,也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对事,用“两点论”。世界万物的有与无、聚与散、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都是相对而言并相互转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没必要碰到点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就唉声叹气、一蹶不振。要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面发展,风雨过后会有晴天,从而乐观对今天,快乐奔明天。
       ⑤人不能没有信仰。缺失信仰,精神就会空虚,灵魂就无所依存。对于当代共产党人来说,信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信仰就要居敬以持其志。立志才能定其本,志高才可意致远。有了定本致远之志,才能遇难不退,遇险不惧,面对乌云飘来,静观云卷云舒;面对春暖乍寒,照看花落花开。坚信,黄河之水无论转多少弯、遇多硬的岩,照样奔腾到海不复还;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论路多远、道多难,一定能冲破关山重重最终实现。事情就是这样:只有极度信服、尊重并为之奋斗的才能叫信仰。这种信仰,与志相联,具有钢铁般的强度,既坚硬无比,有难不畏难;又韧性无比,有苦亦觉甜,在呼啸前进的过程中,乐观主义伴始终。
        ⑥快乐是能力,能力兴细微。只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好学不倦,慎思不断,明辨不止,笃行不变,快乐就如万山中来的溪水那样,与日俱增,且一路欢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②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③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A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

    ④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B《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⑤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C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

    ⑥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D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