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段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根据要求, 完成 各 题 。

《咬文嚼字》编辑部 2023 年 12 月 4 日公布了“2023 年十大流行语 ”:①  新质生产力 ;②双向奔赴;③人工智能大模型;④村超;⑤特种兵式旅游;⑥ 显眼包;⑦搭子;⑧多巴胺××;  ⑨情绪价值;⑩质疑×× , 理解×× ,  成为× ×。

(1)、对“流行语 ”特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行语的发展前途有两种可能:一是消失, 即在使用中被淘汰;二是被接 纳, 进入一般词汇。 B、流行语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热点和时代特征,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 变迁等方面的缩影。 C、流行语的使用频率比一般词语要高, 是一段时间内群众所喜闻乐用的。 D、流行语具有新颖性的特点, 新词语必然是流行语。
(2)、“2023 年十大流行语 ”创新特征明显,凸显语言创造力。有的为汉语词库 增添了新的词形,有的为原词增加了新的内涵,有的为汉语语法库增加了新的造 句格式 。下列流行语, 不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
A、人工智能大模型 B、特种兵式旅游 C、质疑××,  理解××,  成为×× D、多巴胺××
举一反三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

一,民间的声音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

(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

二,学者的言论

    ①“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

    ②“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

——程乃珊(著名作家)

    ③“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

    ④“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

——敬文东(文学博士)

    ⑤“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引自互联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学时期苦恼于背诵唐诗的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因为唐诗走进影院,更会被年少时囫囵吞下的诗句所击中。今年暑期,以唐代历史为背景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隔着千年历史长河,那些回荡在历史深处的吟诵,“唤醒”了观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尊重观众,自会赢得真诚掌声。“这个李白和课本中的不太一样。”看过《长安三万里》的观众,大多都有这样的感受。事实上,这部以唐代诗人李白与高适为主角的动画电影,主题有二:一是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二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区别于书本中自由浪漫的大才子,《长安三万里》中的李白,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纠结辗转,历经挫折却仍保有最赤诚的心灵;高适年轻时不得志,直到晚年才成大器……在片中,每个人似乎都没那么得志,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追求理想。

不只是《将进酒》,影片中蕴涵的48首唐诗名句,带领观众以视觉化的方式重温盛唐文化和唐诗名篇。“学习型观影”成为人们观看《长安三万里》的首选“姿势”。壮美的大唐盛景、诗人的豪情壮志、精雕细琢的美丽……以虔诚的姿态感受这份浪漫,可谓是创作者和观众的一次双向奔赴。

“中国式浪漫”风行背后,传达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找到时代化的表达,传统文化同样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 节选自《南方+》2023年8月4日

(以上数据统计时间截止2023年10月9日,数据来源于《猫眼营销数据》)

材料三:

以真情感、大跨度,刻画人物群像。高李二人若干次相遇和分别,展示了一对好友的两种人生。不仅是这二人,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唐代诗人都在电影里“出现”。正是有了他们和他们的故事,才能共同组成一幅丰富多彩、充满史诗感的大唐群像画卷。毕竟,大唐之所以迷人,不仅在于疆域辽阔、雕梁画栋,更在于人才辈出、气度恢弘。

本片还带给我们书本之外的思考。看电影前,观众难免对杜甫、高适、李白等人有诗圣、边塞诗人、谪仙人等刻板印象。而《长安三万里》恰恰展示了教科书之外的多面性:杜甫幼年时期活泼可爱、青年时期朝气蓬勃;高适除了提笔能写诗,也凭着高家剑法驰骋沙场;而李白,除了鲜衣怒马、仗剑天涯,也有入世的曲折、出世的无奈和暮年的颓唐。我们喜欢唐代,也喜欢李白,但我们了解、喜爱的不能仅仅是片面、扁形的朝代和人物,更要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立体生动的全貌。

“只要黄鹤楼的诗还在,黄鹤楼就在”“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电影的最后,高适回答书僮的话,隽永动人。“中国式浪漫”里蕴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要我们用心关注、承袭、流传,这份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就会绵延永续。

——节选自《人民网评》公众号2023年7月13日

材料四: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首唐诗。“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长安三万里,也是五千年的沧桑和骄傲”。在唐诗里,我们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找到来处,看到去处,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有网友说,《将进酒》一节,满足了其对盛唐“浪漫主义”的全部幻想。“谪仙人”带着观众一起在梦幻的旅程中徜徉,我们的所有感官都被充分打开,心和情都融入了这诗篇当中,为之震撼不已。中国人独有的“浪漫”挥洒得淋漓尽致。此次引发全民热议的大IP李白,其人物原型取自中国历史文化这座宝库,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时代化的创新,让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以更自信、更生动、更符合当代传播规律的形式,走入人心。

在《长安三万里》人气飙升的背后,还有众多中国传统美学的加持。服饰细节控可以在玉真公主的华服上看到宝相花纹,裴十二衣裳上的团窠纹,李白身上的葡萄纹、狩猎纹、动物纹样等等,既反映了唐代工艺美术富丽华美的风格,又显现了经过“丝绸之路”浸淫的唐朝,对各方文化兼容并蓄而形成的独特风格魅力。

还有网友发现了《长安三万里》绝美曼妙的中国传统色。李白和高适在“海天霞”中策马扬鞭,李白在“碧山”里“轻舟已过万重山”,王维在“库金”内弹琴……这些“听上去就很美”的中国传统色,包含着千百年来的东方审美和古老智慧。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各个细节中不断呈现,不断进行创新的表达。我们爱这样的传统文化,爱这样的中国,透过文字、诗词、舞蹈、综艺、展览、研学旅行……我们越发惊叹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文化自信让“国潮”“国风”盛行,让“长安”永在。

——节选自《央视新闻》公众号2023年7月22日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一】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电话、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以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又称非接触性诈骗或远程诈骗)。

(2023.3.27西宁公安《到底什么是电信诈骗》)

【材料二】

 近年来,公安部聚焦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组织开展“云剑”“断卡”“断流”“拔钉”和打击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一系列打击行动,统筹推进打防管控建各项措施,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当前,诈骗分子一方面想方设法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另一方面不断翻新诈骗方式和手法,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据统计,2023年,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的平均年龄为37岁,18岁至40岁的占比62.1%,41岁至65岁的占比 33.1%,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贷款、虚假征信、冒充领导熟人、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网络婚恋交友、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等10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8.4%,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是发案量最大和造成损失最多的诈骗类型,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的个案损失金额最大,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发案量明显上升,已位居第三位。

 (2024.10.3首都网警《公安部公布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材料三】

典型案例:刷单电信网络诈骗李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扫码免费领取电饭煲的消息,当即扫码加入一QQ群。客服称安装 APP完成任务后即可领取。李女士下载该 APP 充值500元参与任务,很快获利170元。尝到甜头的李女士迫不及待开启第二次“任务”,但客服称操作错误导致账户被冻结,需充值5000元才能解冻。她立即充值5000元,客服又以各种理由诱导李女士分两次充值6万元。完成充值后,李女士联系客服领取电饭煲,但客服仍然推三阻四企图诱导李女士再次转账。此时,李女士察觉自己可能被骗,联系客服,发现自己已被踢出群聊,李女士马上到派出所报警。   (选自2023.4.27中国网,有删改)

【材料四】

远离电信骗

牢记“三不一多”原则

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

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牢记八个“凡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1凡是要求垫付资金做任务的兼职刷单,都是诈骗!

2凡是宣称“内幕消息、专家指导、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3凡是宣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网贷广告,要求提供验证码或先交会员费、保证金、解冻费或者转账刷流水的,都是诈骗!

4凡是自称电商、物流平台客服,主动以退款、理赔、退换为由,要求你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5凡是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以涉嫌相关违法犯罪为由,要求你将资金打入“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6凡是自称“领导"主动申请添加QQ、微信等社交账号,先嘘寒问暖关心工作,后以帮助亲属朋友为由让你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7凡是以各种名义发送不明链接,让你输入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和各种密码的,都是诈骗!

8凡是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拉你入群,让你点击链接下载 APP 进行投资、退费的,都是诈骗!牢记八个“凡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选自2024.7.9公安部刑侦局《如何识破骗局?被骗了怎么办?》)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