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嘉兴市私立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

武汉解封后,由于其他国家疫情依然严重,所以网上共学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线上课程正好学习文言文,小杭和小武想分别通过古诗文来为对方介绍自己城市的著名景点,来一场云旅行。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完成这个任务吧!

甲:

偕缉之纳凉于紫云洞,大可容数十人,石窍上透日光。有人设短几矮凳,卖酒于此。解衣小酌,尝鹿脯甚妙,佐以鲜菱雪藕,微酣出洞。缉之曰:“上有朝阳台,颇高旷,往一游?”余亦兴发奋勇登其巅觉西湖如镜钱塘江如带极目可数百里。此生平第一大观也。坐良久,阳乌将落,相携下山,南屏晚钟动矣。韬光、云栖路远未到,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紫阳洞予以为必可观,而访寻得之,洞口仅容—指,涓涓流水而已,相传中有洞天,恨不能破门而入。

——《浮生六记》(有删改)沈复清:

乙:

武昌黄鹤楼在黄鹄矶上,后拖黄鹄山 , 俗呼为蛇山。楼有三层,画栋飞檐,倚城屹峙,面汉江,与汉阳晴川阁相对。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壁间题咏甚多,不能记忆,但记楹对有云:“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浮生六记》(有删改)沈复清:

丙: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例《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茏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 , 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黄鹤楼记》 阎伯理⑦唐:

注释:①黄鹄矶(hú jī):黄鹄矶位于武昌城区西部,为蛇山西端突入江中矶石,与汉阳禹功矶隔江对峙。②黄鹄山:湖北省武汉市蛇山,又名黄鹤山 。③蛇山:即黄鹤山,山形蜿蜒如蛇,故名。 ④琢堂:名韫玉,字执如,号琢堂,清代诗人、藏书家,作者在童年时期就与他结交成为朋友。⑤闼(tà):门。⑥濑(lài)乡九柱、东阳八咏:濑乡的老子祠,东阳的八咏楼。⑦阎伯理:唐代人,生平不详,所属文学时期为隋唐五代文学。

(1)、小武在读甲: 文时,对“往一游”“恨不能门而入”这两句话中的加点字的意思不明白,小杭很热情地向他讲解了这两字的意思①;小杭在读乙: 丙: 两文时,被“面汉江”“亦荆吴形之最也”这两句话中的加点字难住了,小武也十分有耐心地加以回答③
(2)、小杭发现自己找的甲: 段中有一句话少了句读,赶紧划了断句的线,并且请小武用现代汉语说说这句话讲的情景。

余 亦 兴 发 奋 勇 登 其 巅 觉 西 湖 如 镜 钱 塘 江 如 带 极 目 可 数 百 里

(3)、小武要考考小杭,特意在乙:段文字中隐藏了一个字:画波浪线的“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 )。” 他提供了“凉”“冷”“冰”三个字供小杭选择,你觉得小杭应该填写哪个字呢?为什么?
(4)、小杭读了乙和丙两文,对于黄鹤楼的取名原因很感兴趣,小武给他介绍道:一种说法是由于①    ▲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②    ▲    故名为“黄鹤楼”。小杭认为两种名字来历各有千秋,你觉得他会怎么说?
(5)、杭州有西湖,而武汉有东湖,自古就有“姊妹湖”之称,他们各自找了描写这两个湖诗歌给对方读,读后两人心生欢喜:

小杭羡慕东湖美,美在①湖中 ▲ 等景物 ▲ 的特点;

小武喜欢西湖美,美在②湖中 ▲ 等景物 ▲ 的特点。

《泛舟西湖夜半始归》

清: 周起渭

天边明月光难并,人世西湖景不同。

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是广寒宫。

《东湖》

明: 吴桂芳

东湖行一曲, 十里柳烟齐。远屿浮空碧, 长云压水低。

岸香闻杜若 , 沙净浴凫鹥。更爱维舟处, 夕阳莲叶西。

注释:①杜若:香草名,又名杜蘅,其味辛香。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