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沧州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
公元4~6世纪进入中国黄河流域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在建立政权后,都注重设立学校,传播儒学。如石勒曾立“太学”及“小学”10余所,并亲临大、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前秦苻坚“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公卿以下子女并遣受业”。这些情况的出现( )
A、
体现出北方传统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B、
反映了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
C、
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D、
表明儒学传播缓解了民族矛盾
举一反三
修建于公元610年的最著名的中国弓形拱桥赵州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13世纪,马可·波罗才将中国最大的弓形拱桥——卢沟桥介绍给西方人。应用这一原理,法国人在罗纳河上修建了圣埃里普里特桥,英国人在东英格兰修建了小阿波特桥。这反映出( )
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违背)敬授之道”。此举是为了( )
魏晋至隋唐时期,佛寺和寺塔的建筑成为社会重要的建筑活动,这些佛教建筑风格最初受印度的影响,但不久之后的佛寺从布局到建筑本身的阁楼、密檐、雕墙粉壁等都发展成了中国的民族形式。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
永嘉之乱以后,大量的北方世家迁徙到了南方,史称“衣冠南渡”。许多南迁成功的百姓,大多数都是以世家大族为首领。当时拉拢世族的一个政策就是设立侨州、侨郡,并对南迁的百姓免除赋役。这一政策( )
陈寅恪先生指出,“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间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间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间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实质是( )
如图为唐诗《静夜思》的日文翻译,这反映了(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1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9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8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7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