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
A、
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
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
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
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远古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原始的狩猎采集等寻找食物的方式转化为开始饲养和种植的生活,原始的种植也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比以前的狩猎行为的食物来源要稳定的多。这些变化反映了( )
小亚细亚地区北临黑海,西临爱琴海,南濒地中海,东接两河流域的源头,为诸多显赫一时的文明提供了诞生条件和交往平台。对此以下时间轴中填写正确的有( )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几种文明都是从大河边的平原或河谷发展起来的。这一现象表明制约早期文明产生的基本因素是(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农业可以取得足够的粮食来发展经济和建设国家,贸易量也有了增长,金属铸币出现,铁制工具更广泛使用……随着人口增加,生存压力增大,于是向四处扩张。作者意在说明( )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在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1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9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