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选文一

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若不阙秦,将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选文二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利而离。秦、晋连兵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 , 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     肆:延伸 B、非利害深秦穆之心        中:符合 C、秦穆之于晋,相之久也     与:交往 D、于烛之武之利          怵:恐惧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无礼于晋        亦必利而离 B、子亦有不利        若不阙秦,将取之 C、君知难也          吾还也 D、朝济夕设版焉      秦、晋连兵伐郑
(3)、根据文意,下列括号中补充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许之。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晋君)许君焦、瑕” C、“不可。……吾其还也。”(杞子、逢孙,杨孙)亦去之 D、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成而去,(秦)何移之速也!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围郑的两个理由“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表明“围郑”原因与秦国自身关系不大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军埋下伏笔。 B、烛之武回应郑伯的话既表明了他谦逊的老臣风范,也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不被郑伯重用,委屈、牢骚和怨恨,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C、在重提秦、晋旧事的基础上,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将进而侵犯秦国,让秦伯警惕晋的野心。 D、吕祖谦认为“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穆公“以利”而背弃晋国,一旦大利益出现,他也一定会与烛之武翻脸。
(5)、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侯、秦伯,指的是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吾不能早用子”中的“子”,是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和美称,相当于现在的“先生” C、“敢以烦执事”中,“敢”是自言冒昧的谦辞,“执事”在这里代指对方,表示恭敬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左丘明所作
(6)、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②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

(7)、吕祖谦认为“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请从选文一中找出烛之武劝退秦伯最关键的话,并请分条列举他用了哪些事实和事理一步步劝退秦伯。
举一反三
阅读文本,完成各题。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袤少孤,性清正。时济阴魏讽为相国掾,名重当世,袤同郡任览与结交。袤以讽奸雄,终必为祸,劝览远之。及讽败,论者称焉。魏武帝初封诸子为侯,精选宾友,袤与徐干俱为临淄侯文学。司空王朗辟为掾,袤举高阳许允、扶风鲁芝、东菜王基,朗皆命之,后咸至大位,有重名。出为黎阳令,吏民悦服。太守班下属城,特见甄异,为诸县之最。转济阴太守,下车旌表孝悌,敬礼贤能,兴立庠序 , 开诱后进。会广平太守缺,宣帝谓袤曰:“贤叔大匠垂称于阳平、魏郡,百姓蒙惠化,且王子雍、鲁子家继踵此郡。使世不乏贤,故复相屈。”袤在广平,以德化为先,善作条教,郡中爱之。册丘俭作乱,景帝自出征之,百官祖送于城东,袤疾病不任会。帝谓王肃曰:“唯不见郑光禄为恨。”肃以语袤,袤自舆追帝。帝笑曰:“故知侯生必来也。”遂与袤共载,曰:“计将何先?”袤曰:“昔与俭俱为台郎,特所知悉。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令太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帝称善。高贵乡公议立明堂辟雍,精选博士 , 袤举刘毅、刘寔、程咸、庾峻,后并至公辅大位。景元初,疾病失明,屡乞骸骨,不许。拜光禄大夫。五等初建,封密陵伯。及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举荐。泰始中,诏曰:“光禄密陵侯袤,履行纯正,宜登三阶之曜,补衮职之阙。今以袤为司空。”天子临轩,遣五官中郎将国坦就第拜授。袤前后辞让,遣息称上送印绶,至于十数。久之见许,以侯就第拜仪同三司。九年薨,时年八十五,谥曰元。

(《晋书·列传第十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