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
好事近·梦中作①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②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注】①该作写于词人被贬处州(今浙江丽水)时。②夭矫:形容姿态伸展屈曲而有气势。
诗句“花动一山春色”展现了接连绽放的春花,在雨中闪动,装点成一山春色,令人心动的情景。句中“动”字用得妙,妙在运用了①手法,将春花与春色有机地融为一体、呈现出一个②的春天。
少年行(其三) 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① , 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 少年行(其二) 唐·李白 五陵②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
【注释】①擘:张,分开。②五陵:长安城内富豪人家聚居之地。
小语:两首诗都成功塑造了盛唐少年的形象,王维诗的少年是一个{#blank#}1{#/blank#}的形象,而李白诗的少年则显得{#blank#}2{#/blank#},两者都别有风味。 小文:吟咏少年的手法也非常有特色。王维的诗摹写少年战斗风姿时,将镜头对准{#blank#}3{#/blank#}这一姿势;李白的诗则将少年置于春光明媚的背景中,踏马出游, {#blank#}4{#/blank#}这个字,堪称点睛之笔,使人如见其貌、如闻其声,尽传其神。 |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 上三峡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何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
注:辞亲远游,游峨眉山,出三峡所作。 | 注:因永王李璘案受牵连流放夜郎,途径三峡所作。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