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B、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C、《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D、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代表作《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以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同时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举一反三
借助【阅读提示】展开思考,回答阅读任务单中的问题。

《朝花夕拾》阅读任务单

(1)探究问题:《朝花夕拾》中“双重视角”的写法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有何作用?

回答:____  

【答案】示例一:双重视角可以强化情感表达。如语段一中,“确凿”表示肯定,“似乎”表示犹疑,看似矛盾,实则表达了鲁迅的复杂情感,从成人视角看,百草园确实长满野草,平平无奇,但在童年鲁迅的眼中,野草里有别的生命,别的乐趣。这样的双重视角下,我们感受到了小鲁迅的童年之趣,也深刻体会到大鲁迅内心对逝去的美好的怀念、伤感之情。

示例二:双重视角可以强化情感表达,增强批判力度。如语段二中,当时的“我”因为郭巨埋儿而感到担心害怕,而后来的我觉得“傻气”,这其中既有对当时孩童心理的调侃,又包含了成年鲁迅对“荒唐孝道”的揭露。无论从情感表达还是批判力度上,都体现了双重视角写法的表达效果。

研读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

【语段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阅读提示一】

(2) “似乎”和“确凿”是否矛盾?

【答案】略

【语段二】《〈二十四孝图〉》节选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现在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

【阅读提示二】

(3) 如删去“现在想起来……”部分,思想情感有何变化?

【答案】略

三.任务群三:遇见先贤·启迪哲思(19分)

4.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问题。(19分)

【甲】论语(节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乙】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列子·汤问》)

【注释】①愤:憋闷,心中渴望通达而未能实现。②悱:想说而不能恰当说出来。③秦青:古代传说人物,战国时秦国人,善歌,以教歌为业。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