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部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同步训练试卷
中国古人爱“海淘”
①大米、宝塔、中医……不少我们熟悉的“中国造”,估计许多人都不知道,其实都藏着外来基因,来自“海淘”。
②我们熟悉的小麦、牛、羊、马都源自西亚和中亚,被引进至少5000年。石榴原名叫“安石国的榴”,标明其伊朗基因。汉代,中国陆续引入首蓿、葡萄、芝麻、胡瓜等物种。菠菜和榨菜则是唐太宗时候从尼泊尔引入的。
③如果没有外国美食,我们的饭桌会单调许多;如果不曾引种外国植物,中国也养活不了数量庞大的人口。1593年,福建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将番薯藤带回中国。几十年后,番薯成了中国又一种主粮。同为晚明时期,中国从菲律宾引进了多种源自美洲的作物,比如玉米、花生、南瓜等,使得中国人口翻番。
④金庸在以宋朝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天龙八部》《射雕荚雄传》神雕侠侣》中多次写到人物食用花生、玉米的细节,出现知识性错误。可见,许多人对这些物种何时传入中国,知之不详。
⑤除了这些让我们先辈受益的外来物种,还有许多物种或物品属于“出口”转“内销”。
⑥水稻原产中国,但北宋从越南引进了耐旱的占城稻。1011年,宋真宗在宫里种植,并推广到全国。这种穗子长、不挑地的越南水稻很快成为中国的主粮,使宋朝出现了人口高峰和商业繁荣。
⑦造纸术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创造,但唐朝中期进贡来的日本纸有蚕茧的光泽,国人未见唐宋时高丽纸为贡品,时称“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另外,日本的泥金画漆,还有贝壳嵌漆器,也令漆器祖源的中国人爱不释手。
⑧____
⑨元初,忽必烈征召了许多尼泊尔建筑工匠。其中,阿尼哥技艺精湛,1273年被任命为匠人总管,首都的寺观(如北京的白塔寺)多出其手。同受忽必烈重用的,还有阿拉伯人也黑迭儿父子,他们建造了元大都的城墙。忽必烈还命阿拉伯人管星象和医疗,皇家医院全用阿拉伯医生。明初,朱棣从交趾网络人才16000名,建筑师阮安是最有名的一位。紫禁城的前三殿后三殿,就是阮安主持监造的,北京的明代内城墙也是他的手笔。
⑩茫茫人海里,没有人是孤岛。世界上,也没有哪一种文明可以孤立地存在。与亚洲邻国的各种交流,是中国古代文明强大的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交流将会更加多元和深入。
(材料一)
2020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发表论文,该研究团队通过对比新型冠状病毒基因与“非典”疫情的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比对,发现约有70%和约40%的序列相似。研究者推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
(材料二)
①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建立的全球蝙蝠病毒数据库显示,在全球69个国家,科学家已在近200种蝙蝠身上发现超过4100种病毒,其中冠状病毒超过500多种,包括从蝙蝠身上最近新发现的200多种冠状病毒。另据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杂志的一项报道,蝙蝠可携带有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汉坦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引发人畜共患病的病毒多达60种以上,仅次于啮齿类动物。蝙蝠无疑是最大的病毒库之一。
②为什么蝙蝠会成为天然的超级病毒库?
③科学家推测蝙蝠种类多,喜欢群居,寿命长,而且具备长距离飞行能力,活动范围广,易于传播病毒。更关键的是,大多数病毒并不能对蝙蝠造成致命损伤,甚至不会引发轻度症状,而这些病毒一旦感染动物或人类,则会引发致命性人畜共患病。而蝙蝠对大多数病毒易感又表现出较强的耐受力,可能与它们飞行能力以及特殊的免疫系统有关。
④蝙蝠是唯一能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体温升高,类似“发烧”,可抑制病毒的复制,也就是说飞行能力既是蝙蝠能够传播病毒的重要原因,也可能是病毒无法对蝙蝠自身健康造成威胁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病毒进入机体后会利用宿主细胞快速复制新的病毒,机体免疫系统主要防御机制则是通过发烧使体温升高,与发烧效果类似,蝙蝠飞行过程中体温可升高到38℃--41℃,得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体内病毒的载量,同时加快机体免疫反应,进而减少病毒对机体的损伤。
⑤与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倾向于主动出击杀死病毒的做法不同,蝙蝠对付病毒的办法则是“忍气吞声”,既不能让病毒太嚣张,也不对病毒赶尽杀绝,力求与病毒和平相处。为此,蝙蝠进化出了一些特殊的免疫机制,表现出较强的免疫耐受力。2018年5月,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细胞》杂志上报道称,他们在对一种埃及蝙蝠基因组测序后发现,这些蝙蝠免疫系统中先天性免疫反应被削弱,只会对入侵病毒采取较为温和的免疫反应,从而不会表现出强烈的免疫病理,并推测蝙蝠体内存在抑制性免疫反应,导致对病毒耐受力增强,可能是蝙蝠的主要抗病毒防御策略。
⑥加强蝙蝠携带和传播病毒的机制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蝙蝠病毒引发的人畜共患病至关重要。不过,目前关于蝙蝠对病毒耐受力的机理并没有形成定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当然,蝙蝠具有超强携带病毒能力,只是物种进化的自然选择结果,并非蝙蝠的过错。蝙蝠一般也不会直接将病毒传播给人类,而是先传播一些与之接触的野生动物,如果子狸、竹鼠等,通过这些病毒的中间宿主,最终才会传播到人类身上。2002--2003年的SARS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可能给我们的一个教训,就是不要去打扰蝙蝠和其他野生动物,更不要把这些野生动物当成盘中餐,这或许是未来防止新的疫情发生最为有效的办法。
(材料三)
某市市民为了解各年龄段人群食用蝙蝠和鸟类的情况,随机抽取了103人进行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
年龄 |
吃过蝙蝠(人) |
吃过鸟类(人) |
18岁以下 |
2 |
6 |
18--40岁 |
12 |
67 |
40--60岁 |
1 |
12 |
60岁以上 |
0 |
3 |
合计 |
15 |
88 |
(材料四)
开窗通风,竟发现自家窗台夹缝里密密麻麻全是蝙蝠,见到这个情景,家住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某小区的刘小姐吓得头皮发麻、不敢靠近,无奈之下只好求助民警前来帮忙驱赶。
针对蝙蝠闯入家中的情况,民警建议市民可以采用一些科学方法将其驱逐,像蝙蝠比较惧怕光和明火,如果蝙蝠飞入家中,可以在晚间打开门窗,将家中的灯全部打开,这样一来,一般蝙蝠会自行飞向较暗的室外。如果蝙蝠是白天飞入家中或进入阳台,灯光不够亮时,可以打手电筒照射,蝙蝠一般也会自己飞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