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五四”运动

“抗争”是世界历史的重大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领导人之一的欧仁·鲍狄埃创作了这首歌的歌词。后来,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这首歌在全世界传唱开来。1917年十月革命中,进攻冬宫的工人士兵就唱着这首歌夺取了冬宫。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首歌一直是苏联的国歌。(据教材、教参相关内容组编)

材料二:98年前,伟大的五四运动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星空,宣告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今天,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早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血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摘自2017年5月4日 《人民日报》社论《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材料三:根据在教材中贯彻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摘自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函<2017>1号)

(1)、材料一中“这首歌”指什么?是哪个阶级的“抗争”号角?
(2)、结合材料二,指出98年前五四运动的“抗争”对象以及新时代五四精神的主题词。
(3)、据材料三,写出“十四年抗战”开始和全面扩大的标志性时间及史实。80多年前吹响中华民族抗日“号角”的《义勇军进行曲》是谁谱曲的?
举一反三
随后,团市委一行来到邵飘萍纪念馆,感受革命志士“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战斗精神。邵飘萍的故乡在东阳市南市街道紫溪村。1986年,紫溪小学更名为飘萍小学,以弘扬飘萍精神、传承飘萍遗风。

1918年10月,他创办《京报》,写下“铁肩辣手”四字挂在报社墙上,与办报同仁共勉。《京报》关注国家命运、人民疾苦,成为当时国内积极提倡新文化、传播新思想的进步报刊之一。

1918年10月,蔡元培聘邵飘萍为导师,促成北大成立了新闻研究会,这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开端。毛泽东曾于1919年2月出席该会,并获得“听讲半年”的证明书。

1919年4月底,邵飘萍接连撰写了《国家对待外交之准备勿以空言塞责》等尖锐有力的评论文章,痛斥腐败政府的卖国行径,呼吁国民奋起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5月中旬,东阳中学学生声援北京学生的义举。其间,邵飘萍将《京报》和许多抨击封建文化的文章寄回东阳,为当时闭塞的东阳吹来了新文化的春风,使广大进步青年充满活力。

1920年,邵飘萍写成了《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和《新俄国之研究》两书。前者介绍西方流行的各种社会政治学说,并较多介绍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后者专门介绍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制度和政策。

1926年,奉系军阀对邵飘萍使用威胁、收买等手段均遭失败后将其逮捕,于4月26日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罪将其杀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