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廊坊明远教育培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蒙学教育非常兴盛。洪武八年命天下立社学:“但有三五十人家,便请个秀才开学,教军民之家子弟入学读书。”清康熙时正式向全国推广义学:“各省、府、州、县,多立义学,聚集孤寒生童,励志读书。”无论是社学还是义学,都是本着为天下所有儿童提供同等教育的精神而开办的,但这样的教育理想在现实中总要打些折扣,比如明朝“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社学”……蒙学教育的私学形式是私塾,蒙师按照乡里最诚敬的礼节聘请……官学蒙师经乡民推举或地方官选定,“具书致礼”,正式聘任。……明清蒙学重视道德教育……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使之逐步趋成于圣人的人格和境界,奠定一生发展的道德与文化基础。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大众教育是19世纪后期的大众社会的产物……1900年,许多欧洲国家都建立了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小学,为大众提供免费的义务性基础教育。自由主义者相信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很重要的……对工业家来说,大众教育培养了满足他们需要的工人。然而大众教育的主要推动力还是政治性的,选举权的扩展需要有受教育程度更高的选民。义务性的大众教育向被教育者灌输爱国主义,使大众国民化,这为更高程度上的国家整合提供了机会。
——摘编自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一:“(魏良辅)的改革在梁辰鱼的《浣纱记》中得到较好地运用,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昆曲逐步在各地流传开来,火爆之势不可挡……昆曲剧本创作的繁荣也为其兴盛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文人为昆曲创作剧本达到了一种空前的繁荣。不仅作家数目庞大,创作流派也逐步形成,这在南曲复兴初期很少见到……仅从艺术本身来谈戏曲的兴盛与衰败是不完全的,社会条件、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张冠岚《论述昆曲的兴盛及衰落的原因》
材料二: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已谈到了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提高是要在群众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因为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所以我们演出的内容和形式都应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源于他们的生活的,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就会曲高和寡,生命力就不强了。
——梁兆伟《群众文化不能脱离群众》
请回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