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浙北G2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中华民族是 56 个民族结成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多元一体大家庭, 是唯一代表中国现代民族 的共同体名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初的“中国”只指周王所在的丰和镐及其周围地区。青铜铭文:“唯武王既克大邑商, 则廷 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于中国,自之辟民”……到周成王时, ……周公扩建洛邑……位于“天下之中”的交通枢纽, 也被称为“中国”。古代中国的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 一般认为, 清朝完成统一以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前的清朝版图作为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  所有在这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是历史上中国的 一部分。

——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材料二

清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时期。国家统一,加上交通事业的发达以及大规 模的人口流动,使不少汉族人口迁移到少数民族地区,也使很多少数民族人口迁移到汉族地区。 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清王朝由少数民族建立,其对于少数民族和边疆管 理的重视, 往往要超出一般的汉族王朝。而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 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姜义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

材料三

各个历史时期党的宪法性文件和法律文本中对于民族平等团结、多民族国家统一性的强调, 都在以制度化的规范形式型塑与强化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共同团 结奋斗、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摘编自刘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完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百年回溯》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范围的演进历程,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2)、根据材料二, 概括清朝“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清朝 对蒙古地区的管理措施。
(3)、根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重点,并指出我国社 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思想基础和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的民族工作主题。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论证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

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扩大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材料二

1927年,南昌起义时使用的信号灯、军号、手电筒等

1930年底,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部电台”。这是红一方面军最早的电台

人民解放军利用缴获的设备改善通信条件,图为1948—1949年三大战役期间毛泽东手书电文的复制品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张志怡《红色记忆:党的建设》

材料三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