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金华第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如表关于新中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史实与史论,对应关系准确的是( )

 

史实

史论

202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五讲四美三热爱”

20世纪90年代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中共十八大提炼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A、 B、 C、 D、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参加秋收起义的一位连长在家信中写道:“我天天行军打仗,钱也没有用,衣也没有穿,但是精神非常的愉快,较之从前过优美生活的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同志之间亦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普遍开展的抗日救亡宣传,“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之势。 解放战争时期,新式整军运动通过诉苦和三查,让广大干部战士倒出了苦水、挖出了苦根、提振了士气,也使得大批国民党俘虏兵成为“解放战士”。 民主革命时期,党还通过办学、扫盲、办报、出书、广播、演剧、演讲等方式,加强文化教育、发展革命文艺、推动移风易俗,提高群众思想文化水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营造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摘编自胡昌勇《培根铸魂育新人——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建设的百年历程》

材料二

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专列“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章,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1986 年9 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党

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也促进了蒋筑英、罗健夫、朱伯儒等一批时代楷模的涌现。 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为全国人民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摘编自中央文明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概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