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卷
材料一:这文嫂方说道“县门前西门大老爹……家中放官吏债,开四五处铺面,缎子铺、生药铺、绸绢铺、绒线铺,外边江湖上又走标船,扬州兴贩盐引,东平府上纳香蜡,伙计主管约有数十……家中田连阡陌、米烂陈仓、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光的是宝……”林氏被文嫂这篇话说的心中迷留摸乱,情窦已开……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材料二:金有余了解周进痛哭的原因。向众人解释:“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这也不难,我这几个弟兄都是商人,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给周先生,让他捐个监生,不就能参加乡试了吗?”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材料三:李贽还同样以不留情面的态度解剖自己,指责自己缺乏诚信:“志在温饱,而自谓伯夷叔齐;质本齐人,而自谓饱道饶德。”……如果李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言行的一致,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在追求个性与行动的自由,而不是叛离他衷心皈依的儒家宗旨。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 杨慎(1488-1559年),明代文学家,大学士杨廷和之子。第一次参加会试时,因考卷被焚的意外而名落孙山。但他坚持努力,于二十四岁时高中状元。杨慎家中藏书众多,他精通经、史、词曲、金石、书画。杨慎在复古风气流行的时候,张扬文学的华美和创作灵感,形成他“浓丽婉至”的诗歌风格。杨慎反对空谈心性,主张从事物本身去寻求自然发展的变化,肯定出于天性的生活欲望及追求物质利益的势利之心。
——摘编自《明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