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土地改革02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48年 | 83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1953年 | 3 | 74 | 355 | 0 | 4 | 0 | 7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材料一:1926年8月10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发布《北伐向农民宣传大纲》,解释北伐与农民利益的关系。9月7日,广州国民政府发表《对农民运动第三次宣言》,承诺“当竭力保护农民,改良其经济状况,当遵先总理之遗嘱,设法解决土地问题”。
——摘编自成汉昌《中国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20世纪前半期》
材料二: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指出:“现时主要的是要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发动千百万农民自下而上的解决土地问题”,并规定十一条农民暴动的口号:“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无地农民。……解除民团、团防等类的武装与其他地主的军队,而武装农民。……”
——摘编自刘勉玉等《土地革命战争史》
材料三:1978年—1984年中国农业产量变化表(单位:吨)
年份 |
农业生产项目 |
||
粮食 |
棉花 |
油料 |
|
1978年 |
3亿 |
217万 |
522万 |
1984年 |
4亿 |
626万 |
1191万 |
——摘编自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