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黔南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材料一 自魏晋有户调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调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赋;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绢而当庸直;调则户税,各随乡土所出,岁输绢绫纯绵,其无蚕桑之处,则输布麻。惟田赋不计亩而计丁或户,与均田制度相辅而行。逮唐之中叶,均田制度坏,籍既失实;富者田多而税不增,贫者田失而税不减,遂致人流亡,国课大减,于是以亩定税,敛(征集)以夏秋。
——摘编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
材料二 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清代康熙帝时,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实行“摊丁入亩”。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请回答:
南阳(籍贯)户人荆不更(爵位)蛮强 妻曰嗛 子小(“小”、“大”是课役身份的标志)上造(爵位)□ 子小女子驼 臣(奴隶)曰聚 伍长(职务) |
——里耶秦简户籍簿(节选)
户主邯寿寿年伍拾陆岁 白丁 课户见输 女娘子年拾叁岁 小女 一亡弟妻孙年叁拾陆岁 寡 计布二丈五尺 计麻三斤 计租二石 廿亩永业 肆拾肆亩已受 廿三亩口分 合应受田壹倾叁拾壹亩 一亩居住园宅 八十七亩未受 |
——《(武)周大足元年(701年)沙州敦煌县效谷乡户籍》
提取两项有关秦朝与唐朝户籍登记内容的不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