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2023年9月,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多件出土自洛阳的文物惊艳亮相。其中,有“超级国宝”之誉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首次面对公众开放,引来众多游客驻足欣赏。二里头文化遗址“绿松石龙”( )
A、
很有可能是商文化的历史遗存
B、
反映了戎狄蛮夷华夏认同观念
C、
体现当时人们对龙的图腾崇拜
D、
实证了统一封建制国家的存在
举一反三
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睢》、《兼葭》等篇。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共性是( )
甲骨文中的一个“衣”字,在金文中衍生为表、衮、裹、裔、襄、亵、裕等十二个字,而甲骨文中的一个“食”字,在金文中也衍生为饴、养、馑、飨等十个字。这种文字的变化说明了( )
在甲骨文中,“册”象征着一捆用两道绳编连起来的简,“典”象征着把“册”放在几上。《尚书·周书·多士》记载周公对殷代后人的训示:“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西周金文中也有“典”和“册”的应用,从春秋一直盛行到东汉末年;完全绝迹,则是公元四世纪的事了。这些记载说明( )
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甲骨卜辞( )
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青铜铭文也首先传播到了各诸侯国,很快又传到了楚、吴、越等边陲之地。这反映出当时( )
据殷墟考古发现,晚商金文中一些器物类象形文字,与年代较早的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玉器以及陶礼器等器物风格接近(如图)。这一考古发现可用于印证(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1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9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