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高祖 | 吕后(惠帝) | 文帝 | 景帝 | 武帝初期 |
三公九卿 | 100 | 90 | 62 | 46 | 27 |
王国相 | 100 | 86 | 29 | 18 | 17 |
郡太守 | 88 | 60 | 40 | 0 | 6 |
平均 | 97 | 81 | 50 | 30 | 20 |
材料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时期 | 地方行政区的演变 |
秦朝 | 秦统一后开始在全国正式确立郡县制。初为36郡,后增至49郡。 |
汉朝 |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晚期,原来的“州”变成一级行政机构,彤成为州、郡、具三级制。 |
隋朝 | 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
唐朝 | 道作为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演变成行政实体,形成道、州、县三级行政。 |
宋朝 | 在州、县之上设路,路主要的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
元朝 | 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置路、府、州、县等多级行政制度。 |
明清 | 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从史出)
材料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世界史学者普遍认为,“四大文明”中除中华文明外,其他三个古代文明都消失了,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下来。 |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 “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 |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 | “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中华民族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 “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明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 “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
——摘编自邢广程《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意义》
围绕“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一主题,从表格中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或近现代史的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