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甲】核舟记(节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势象形,各具情态。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选自[清]张潮《虞初新志》

【乙】濮仲谦雕刻

    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

    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

——选自[明]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粥粥:卑恭和顺的样子。②勒:刻。③两:两倍。④款:在书画雕刻作品上的签名题字。⑤润泽:受到好处、恩惠。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

①罔不势象形            ②贻余核舟一

③价两计                 ④辄自

(2)、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

仲 谦 名 噪 甚 得 其 一 款 物 辄 腾 贵。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

(4)、同为从事雕刻工作的手工艺人,王叔远的手艺“”,濮仲谦的手艺“”,都让人叹为观止。不同的是,《核舟记》侧重于对核舟的介绍,《濮仲谦雕刻》则侧重于对人物的塑造。请结合【乙】文的具体内容,分析濮仲谦的人物形象: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 , 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 , 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其亭焉。

                                                              (选自《白淑斋类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