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很多实践。(1)古代制作青铜器的铜来源于铜矿,如黄铜矿。黄铜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铜(CuFeS2),其中铁元素和铜元素均为+2价,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blank#}1{#/blank#}。
(2)战国《吕氏春秋》中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blank#}2{#/blank#}。
(3)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古代劳动人民将此“灰”溶于水制得碱液。写出“灰溶于水制得碱液”的化学方程式 {#blank#}3{#/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