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名著导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组合训练】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
《史》《汉》可以说是各自成家。《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 司马迁感慨多,微情妙旨,时在文字蹊径之外;《汉书》却一览之余,情词俱尽。但是就史论史,班固也许比较客观些,比较合体些。 明茅坤说“《汉书》以矩蠖胜”,清章学诚说“班氏守绳墨”,“班氏体方用智”,都是这个意思。晋傅玄评班固,“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折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节”。这些只关识见高低,不见性情偏正,和司马迁《游侠》《货殖》两传蕴涵着无穷的身世之痛的不能相比,所以还无碍其为客观的。总之,《史》《汉》二书,文质和繁省虽然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择者精,却是一样;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也同工异曲。 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
分析《史记》和《汉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诗经》第四ㅤ ㅤ
“诗言志”是一句古话,“诗”(訁㞢)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的。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
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 (节选自《经典常谈》)
小语在阅读《<诗经>第四》时,制作了有关“诗言志”的表格,结合选文及学习经验,将表格补充完整。
原句 | 原义 | 教育意义 |
①{#blank#}1{#/blank#} | 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他把桃子送给我,我用李子回赠他。 | ②{#blank#}2{#/blank#}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③{#blank#}3{#/blank#} | ④{#blank#}4{#/blank#}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