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 题类: 难易度:容易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寒露已过,霜降未临,收了夏季作物的大田经过一段时间的歇息,又一次敞开怀抱。黝黑的泥土被翻了出来,笔直的田垄像布匹一样伸展开去,浸涨了的麦种鼓着椭圆的肚子,被一撮撮地投进温润的泥洞。那是麦种的家。陪伴它们的还有蚯蚓、蝼蛄、阳光、雨水和日渐干冽的风。

冬雪落了下来嫩绿的麦苗才几寸左右长躲在雪地上像淘气的孩童与太阳捉着迷藏。好在太阳有法术,总能把麦苗从雪被里拎出来。而后,几乎是转眼之间,麦苗长高了,挺起了细长的腰杆——现在应该叫麦子了。

进入春天,风已不再像冬天那样暴躁和粗鲁,田鸡和昆虫躲在麦子的根部发出稚拙的叫声。分蘖、长叶、抽穗、灌浆……这一切,都是静悄悄地进行的。只是风总是那么不安分将麦子一会儿往东推一会儿往西推卷起的波浪和弄出的声响让人误以为见到的是一片绿色的海。

雨水多了起来,梅子渐渐黄了,田鸡和昆虫叫得更加勤快和老练了。依仗着日益粗壮挺拔的麦秆,麦穗始终不肯低下饱满的头颅,终日举着黄澄澄的小排箫,对着天空、阳光、云彩和布谷鸟,吹着只有风才听得懂的乐曲。当然,上了年纪的老农也听得懂,于是取一颗麦粒在嘴里一咬,然后高兴地吐出一句“麦子快可收割了”。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渐干冽”不但写出了风的干燥、寒冷,还写出了时间的推移。 B、“稚拙”表示幼稚笨拙,写春天来临时田鸡和昆虫刚苏醒的状态。 C、“老练”与“稚拙”相对应,写田鸡和昆虫随着季节的变换已长大。 D、“饱满”修饰麦穗,说明麦穗很充实,预示着这将是一个丰收年。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_________,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门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________。而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

    成都的诗的传统,(①)。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那也许就________了,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落在哪里,哪里就生根发芽。诗的传统,(②)。它靠的不是________,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如今,草堂的杜公祠前还悬挂着何绍基题写的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安史之乱后,杜甫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堂,写下《堂成》一诗,其中一联:“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③)。才有了以后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些“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的诗句。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