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京山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综合性学习

学校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1)、【我拟写】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他根据语段的画线句拟出了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一时的快乐,我们常常会心一笑;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很多益处,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标语:读好书一时快乐,

(2)、【我推荐】请你给大家推荐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并作简要说明。

读书方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称为“弈”,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这说明,早在四千年以前,就有关于围棋的传说了。

    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围棋就逐渐传播开来,并已相当普及了。三国两晋时期,围棋发展兴盛。梁朝的沈约在《棋品序》中说:“汉魏名贤,高品间出,晋宋盛土,逸思争流”。可见当时围棋兴盛,高手辈出。宋代张拟撰写的《棋经十三篇》,是一部流传很广的系统论述棋艺的著作,充满了朴素的辩证道理,对我国围棋理论及实践都有较大的影响。元朝,出现了围棋棋艺集大成著作《玄玄棋经》,收录了班固的《弈旨》、刘仲甫的《棋诀》等专门理论著述,还收录了许多围棋的死活研究和定式基本图型。明代,围棋活动更为广泛,知名棋手屡见于史籍。明末著名国手过百龄,不但棋艺精湛,还著有《官子谱》《三子谱》《四子谱》,对后世有很大影响。进入清代以后,围棋有了划时代的进展,达到我国古代围棋的顶峰。无论是棋手的数量,还是棋艺水平,都是空前的。康熙年间出生的范西屏和施定庵,就是当时棋坛上并峙的双峰。“当湖(即浙江平湖)十局”即他们对弈的杰作,历来被视为珍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运昌盛,棋风盛行,更造就出以聂卫平、马晓春为代表的新一代风流人物。

    围棋在汉代就已传播到朝鲜半岛,《北史﹒百济传》中,有“百济之国……尤尚弈棋”的记载。从汉代开始,中国多次向东南亚地区大规模移民,也带去了围棋;唐代中日文化交流活跃,日本十余次派遣“遣唐使”,将围棋带回了日本;郑和下西洋时,曾经见到当地流行围棋。可见围棋影响之深远。

    今天,围棋这种古老的棋类活动又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各种围棋软件和网站纷纷出现,人们在网上就能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围棋爱好者对弈。李世石、柯洁与“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一时成为热门新闻。科技,让围棋这朵思维之花绽放出更夺目的光彩。

【材料二】

    围棋,有非常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子是圆的,所谓“天圆而动”;棋盘是方的,所谓“地方而静”。围棋棋盘有361个交叉点,表示农历的361天。棋盘分为四部分,就是四季;每一个部分都有90个交叉点,代表一个季度三个月的90天。棋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围棋别名很多,也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和智慧。古代称围棋作“弈”,现在下围棋还叫对弈。人们还根据围棋的形态给它起了个方圆的别名。根据棋子的颜色,围棋还叫黑白、鹭乌。鹭鸶是白颜色的鸟,乌鸦是黑颜色的鸟,这样的名字很文雅。围棋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作隐士,寄居棋局之中。围棋又叫忘忧,下棋可以忘怀忧虑,这一点围棋爱好者一定都能理解。围棋还叫烂柯,这是个神话故事:东晋的时候,有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回家路上看见两个童子在下围棋,于是樵夫就在旁边观看。当樵夫想离开的时候,他身旁砍柴斧子的木柄都烂掉了。等樵夫回到家,已过了很多代。围棋还叫木野狐,仿佛是木头的野狐狸,人一旦迷住就逃不了了。总之围棋的别名太多了,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

——摘自《围棋与东方智慧》

【材料三】

围棋术语介绍:

气:在棋盘上与棋子紧紧相邻的空交叉点叫作“气”,单独一个棋子的气数不超过四气,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连的棋子则可以有四气以上。气越多,生命力越强,对周围的影响力(威力)越大。

提:如果一颗棋子没有气了,就要拿离棋盘。提吃对方的棋子,称为“提子”。

打吃:也叫“叫吃”,指一方落子后,对方的某个子或某些子仅剩一口气,如果置之不理,下一手就会被提子,这手棋就被称为“打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