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材料二:“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 五十三人。 ”
——《荀子•儒效》
材料三: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材料一 侯马盟书出现在春秋时期,盟书亦称载书,是参盟者彼此取信的文献。侯马盟书的主盟人是春秋末晋国的执政者赵鞅。当时,晋国“六卿(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强,公室(诸侯的家族)卑(卑微,弱的意思)”,赵氏是六卿之一。为对抗其他宗族,赵鞅多次召集同宗和投靠他的异姓举行盟誓,联络各种力量为己所用。侯马盟书即是盟誓的产物。它补充了传世文献中春秋盟誓的记载空白,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人毛笔手书字迹。
——摘编自降大任《侯马盟书的研究及价值意义》
材料二 公元前5000年起,随着农业及手工业的进步,中国出现了 一些城市的雏形。东周时期,由于技术发展,铁器出现,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目前考古发现的西周城址有56个,而东周城址有192个,其中齐国都城临淄最有代表性。西周时期,临淄的建设以宫城为中心,主要体现行政与军事防御功能。东周时期,临淄还营建了廓(外城),进行文化、娱乐等活动,城市的工商业功能凸显。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