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一面

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是(    )
A、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B、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C、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 D、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维护食品安全,应向美日学习“连坐制”
郑风田
“中国制造”的一个怪现象是,出口到国外的食品,安全度要比国内高出一截,虽然美国、日本等国对来自中国的食品设置的标准,比国内标准更高,但中国的农民与企业还是都达标了。为什么离产地更近的中国消费者却难以享受到更安全的食品呢?
山东青岛,当地有不少将水产品出口到美国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按美国要求,采用HACCP(被认为是控制食品安全和风味品质的最好最有效的一种管理体系)认证。如果有企业作假怎么办?政府部门讲“没人敢”,原因是美国人实行“连坐制”,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简称)会不定期突然派人抽检,一旦发现作假,则当地被判为不可信任地区,所有同行业企业都被列入不信任名单,生产的产品美国都不要了。
  山东菜区有不少出口日本的蔬菜生产基地,当年一个农民偷用剧毒农药,结果在日本海关被抽检出来,导致涉事公司所有出口日本的蔬菜都被拒,当地所有农民的菜都卖不出去了。
在如此严厉的连坐制度下,没有企业敢轻易作假,也没有个人敢轻易使用违禁药品。平时大家相互监督——熟人社会相互监督效果比单纯依靠政府监管效果好很多,交流经验——不是交流作假的经验,而是学习怎么做才能达到标准要求。当地监管部门也特别尽力,不但平时认真抽检,还会对农民进行提高生产质量的培训。
每次食品安全出问题,总有监管部门以我国有2亿多小农户、几十万个小作坊、抽检率太低等借口来搪塞。但困局并非无解,我国也完全可以试试美国、日本的连坐式监管制度。这种连坐式的监管虽然“残忍”,但针对目前我国食品供应乱局,只能采取阵痛式的监督方式。只有痛了,才能让地方政府真正尽力尽责,才能彻底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的行囊

乔叶

①有时候,面壁静坐,忽然觉得一切语言与行动都失去了具体的意义。政坛的龙争虎斗,商海的朝阳夕晖,情场的追风逐月,百姓的柴米油盐,小职员的职位薪水……许多看似长久复杂的存在物其实都转化为历史长河中瞬间的虚无。纵然你是击水千里豪情万丈的绝代骄雄,也难逃这人生不可触摸的虚妄和苍凉。于是,一种浓重而轻飘的幻灭感与悲剧感就时隐时现在我情绪边缘,我问自己:你不过是茫茫人海里一粒尘埃、一粒微粟,你来去几十年,究竟能在人世间留下些什么?而你双肩背负的行囊里,又能真真切切地带走些什么呢?

②邻居一位守寡40年的老太太,年近70岁时患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整天衣衫凌乱,言语糊涂,行动盲目,还不时像个顽童一样搞些“破坏”。她再也不能为儿女们干活儿了,只带给他们无穷无尽的拖累和麻烦。五个儿女开始还勉强轮流照应,后来就渐渐懒怠了。女儿们借故久不探望,惟一的儿子则认为姐妹们把个“老废物”全推给自己而吃了大亏,对老人更是恶言厉语淡茶薄饭,夏天一卷草席,冬日一床破被,还对外人恨恨地说:“这老不死,邪劲儿恁大!”老人死后,他们租了附近最好的灵棚,请县剧团在老人灵前唱戏。那夜,听着不伦不类的刺耳的音乐声,我倍觉辛酸。在我心里,这并不仅是一个道德伦理的问题,而是有着更广泛的深意。老太太把一生的爱慎重无私地缝进了儿女们的行囊,儿女们却毫不在意地把这些无价的珍宝抖搂了出去。他们没能把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留下来,也没能把这最美好的东西献出去,他们的灵魂是干瘪的,行囊也是干瘪的,而当老太太踉踉跄跄地远行时,她身上的行囊也是干瘪的。她投入了全部的青春与梦想,却什么也没有收获。

③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上帝:天堂和地狱究竟有什么不同?上帝便带他来到了地狱门前,地狱里的人正在吃饭,每个人的勺把都很长,他们尽力往自己口中送,却怎么也吃不到嘴里。面对美味佳肴,他们却饿得面黄肌瘦,痛苦不堪。上帝又带这个人来到天堂,天堂里的人也在用长把勺子吃饭,他们双双结伴,每个人都把自己勺子中的东西往别人口里送,一个个神情欢悦,健康丰满,整个天堂充满了友爱和温馨。上帝说:天堂和地狱其实就这一点点区别。那人顿悟道;咫尺便是天涯,我明白了。

④人生的行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行囊背在身后,一个人孑身前行,总是难把它填满。可如果你往别人的行囊里装一些温情,别人给你的行囊里添几缕暖意,举手之劳便可造就出千金深谊,何乐而不为呢?

⑤那年夏季的一天,我在郑州火车站买车票。售票窗前的秩序十分混乱。不挤吧,只怕误了车耽搁事;挤吧,我一个薄裙短袖的单身少女,挤到那群酸汗淋漓满面污垢的草莽男人中间,不但形象不雅容易吃亏,车票也难保证买着。正犹豫着,一个衣着清爽的中年男人提着大旅行箱走过来:“小姐,请问往哪里去?”

⑥“西安。”说完,我心中立刻泛起一丝淡淡的悔意,怎么可以对一个陌生男人这么随便地告知我的行踪呢?

⑦“小姐,可不可以帮我看一下行李,我帮你买票?”他含笑问道。

⑧“好的好的。”我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⑨他把旅行箱放到我面前,又把手提包递给我:“小姐,拜托你,这里面有重金和我的手机。”

⑩我接过来,放在我的皮包里。把手里的报纸铺到地上,又把旅行箱平放到报纸上,坐了下来。他默默地看着我做这一切,只低低地吐出两个字:“谢谢。”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汗淋淋地出现在我面前,手里握着两张潮湿的票。我接过票,把票钱和包递给他:“谢谢你。”

⑪“我的包在买票时丢过一次,你知道我这样做有多冒险。”他语无伦次地说,“我走遍整个大厅,最后才决定把包交给你。”

⑫“谢谢你的信任。”

⑬“都不必谢了,我们有缘。你去西安,我去连云港,方向不同,可同在陇海线上。”

⑭他的眼神诚挚而动人:“希望再遇见你。”

⑮我点点头,淡淡地笑了笑,内心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是的,我们有缘。尽管我们陌路而萍水相逢且都有求于对方,但我们并没有进行什么庸俗的交易,而是让心灵与心灵交换了名片。虽然那名片上没有印出姓名,却值得我们贮藏在人生的行囊里,永远珍存。

⑯人生的行囊背在身后,一个人孑身前行,总是难把它填满。可如果你往别人的行囊里装一些温情,别人给你的行囊里添几缕暖意,举手之劳便可造就出千金情谊,何乐而不为呢?

(节选自《励志故事》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