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阅读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鲁迅是从正在溃败的封建社会中出来的,但他会杀回马枪,朝着他所经历过来的腐败的社会进攻,朝着帝国主义的恶势力进攻。他用他那一枝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他近年来站在无产阶级与民族的立场,为真理与自由而斗争。鲁迅先生的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政治远见。他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他在1936年大胆地指出托派匪徒的危险倾向,现在事实完全证明了他的见解是那样的准确、那样的清醒。

    你们说:“凡力所能及,可以维持治安,而无损于国体者,华队同人莫不坚心毅力以赴之。”不错,这也是很正大。但是要问,同胞被屠杀了,中华人的生命被认为随时可以残害的了。这对于国体有没有损伤?跟着残杀我们同胞的仇敌,在众目共见的马路上站岗,还要搜查行人,搜查旅客,而行人与旅客正是你们的同胞,虽然可见中华有一批人是没廉耻没义气的,这对于国体有没有损伤?华捕不是也有维持治安的职责么?现在大部分华捕因表示反抗而罢职了。你们无损于国体,难道他们华捕反而有损于国体么?

(1)、甲段文字的论点是(    )
A、鲁迅是从正在溃败的封建社会中出来的叛逆者。 B、鲁迅的特点是具有政治远见。 C、鲁迅的见解准确而深刻。 D、鲁迅是为真理与自由而斗争的战士。
(2)、画出乙段文字批驳的谬论。
(3)、乙段文字,从论证方法看,运用了对比论证,是将“华队”与作对比。从句式看,批驳敌论时运用了反问句式,其表达作用是:
(4)、写出甲段文字中的三个比喻句。
(5)、“他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6)、“你们无损于国体,难道他们华捕反而有损于国体吗”一句,作者反问的事实根据是什么?
(7)、从论证方式看,甲段文字属于论,乙段文字属于论。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帕瓦罗蒂的“椅子观”
陈鲁民
①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去世了,人们纷纷在怀念他,怀念他那响遏行云的歌声,也怀念他不懈奋斗的一生,我不由地想起了他的“椅子观”
②帕瓦罗蒂生前在回顾自己走过的成功之路时说:“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兴趣广泛,有很多爱好和目标……父亲告诫我说:‘孩子,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在人生道路上,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
③“经过反复考虑,我选择了唱歌。于是,经过七年的不懈学习,终于第一次登台演出。又用了七年,才得以进入大都会歌剧院。而第三个七年结束时,我终于成了歌唱家。要问我成功的诀窍,那就是一句话:请你选定一把椅子。”
④“选定一把椅子”,就是要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
森林里有一种鼯鼠,能飞但飞不远,能爬树却爬不快,能挖洞只是挖不深,看着是一身本事,却都不大管用,很容易成为食肉动物的口中餐,吃亏就在于没把一门技术学精。同样道理,贪心的猎人要追向五个方向跑的兔子,也只能是一无所获。所以老百姓说“行行通不如一行精”“一招鲜,吃遍天”等。一个人业余爱好尽可广泛些,但干事业则一定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选定一把椅子”,然后聚精会神干下去,做到“术业有专攻”。
⑥古往今来,凡有大成就大建树者,无不如此。李时珍选定的是采集中药治病救人的“椅子”,莱特兄弟选定的是造飞机这把“椅子”,巴尔扎克选定的是写小说这把“椅子”,他们都成功了。尽管一开始他们并不被人看好,尽管他们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可世界上哪有不付出代价就轻易成功的好事呢?
⑦当然,“选定一把椅子”,有个关键因素,就是“椅子”一定要选准选对。放眼望去,满世界都是“椅子”,花花绿绿,琳琅满目,但哪一把更适合你,却要认真思量,精心挑选。譬如帕瓦罗蒂,他从小就声带好、音域宽、乐感强,父亲和老师都认为他是唱歌的料,因而朝着这条路走下来,就比较容易成功。一旦选定“椅子”,就应该坚定不移地为坐稳坐好这把“椅子”而努力奋斗,像帕瓦罗蒂那样,用一个又一个七年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才有了《我的太阳》那样绕梁三日的金石之音。
⑧人生苦短,应当心无二用。当我们在欣赏帕瓦罗蒂留下的穿云裂石的美妙歌声时,也请记住他宝贵的人生经验——“选定一把椅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张金刚

    ①融,有形,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浸润着时间的味道,演绎着渗透的传奇。

    ②融,无形,是一种情感的交汇,凭借着心灵的沟通,形成了彼此的默契。

    ③生活的圈子,是无数个体在不同领域的交集,让邂逅成为永恒的要旨便是“融”。

    ④央视2012年《开学第一课》,于丹讲得好:把生鸡蛋、胡萝卜、茶叶分别放在三个锅里煮。第一个锅里,生鸡蛋被煮熟,变得硬邦邦。生活中有些只固守着自己内心、不肯融合的人,最后变成了孤家寡人,被生活煮硬。第二个锅里,胡萝卜被煮得软塌塌,成了胡萝卜泥。有些人因为没有生命的坚持,被生活煮得没了自己。第三个锅里,茶叶在沸腾中自己舒展了、丰美了、滋润了,同时它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锅香茶,有些人,在煎熬里成全了自己,改变了别人。

    ⑤其实,这正是社会、个体间正能量、负能量的较量与融合。社会并不完美,个人也不是完人,学会适应,彼此融入,才会统一。有时,坚守,并不合时宜,就要尝试接纳和改变;有时,妥协,就会被现实无情地打败和抛弃;最佳,便是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荣,做一片既能释放、传递正能量,又能承受煎熬、历炼,涅槃重生的“茶叶”。这便是做人、处世的通用法则。

    ⑥一直有人在置疑,仅一些模范、英雄能否撑社会善美的天空。我无法回答。但我更希望将他们看作“源头活水”,在其汩汩喷涌、涓涓流淌间,滋润、浇灌出周边茂盛的花草,融汇、吸纳无数奔流向海的细流,一起融入浩瀚的湖海。一人、两人、多人,渐渐传递、互融,终可汇成大爱、大德、大义。人与人,融洽和睦,其乐融融。社会,被爱包容,和谐祥和,自会一派融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