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写作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我的叔叔于勒

根据下面一段情境,续写故事:

    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

    父亲急忙向我们跑来。“克拉丽丝!克拉丽丝!”他眼中放着光,脸涨得红红的,像熟透的苹果。“快去看啊,那个吃牡蛎的极有风度的先生怎么那么像于勒!在他身旁还有一位高贵的妇人呢!”显然是由于狂喜,父亲抑制不住激动地大声说道。“是吗?太好了!上帝保佑!可把他盼回来了!” 母亲一时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她与丈夫的同样的心情。“快,快去……看看咱们的亲弟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家书

胡凯

    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说:“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地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在大学念书很忙,没工夫写许多话。”

    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的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

    菊趴到桌子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了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去,“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9只崽。今年价好,涨到7块,有卖头儿。卖猪崽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上个月,那只黑老母鸡被隔壁伢子打断了腿,我心疼了好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睡不着,胃老是痛。叫你哥在学校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透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

    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给你哥说说。”

    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支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支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

    “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样式还挺流行,城里都作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纸,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邦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

    信收到。钱就寄。

小瑞观看了电视剧《山花烂漫时》,被张桂梅老师事迹感动。她想修改一篇网文推荐给同学,请你参与。

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人

作者 南山

她是张桂梅,是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是电视剧《山花烂漫时》的主角原型;是我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从办学至今,她改变了贫困山区两千多个女孩的命运。

01

张桂梅祖籍辽宁,17岁离开东北到千里之外的云南支援边疆建设,一去就是一辈子。

1996年,39岁的张桂梅调入丽江市华坪县,一个过于贫穷,过于落后的小县城。

次年张桂梅被查出有个快五斤重的肌瘤。前年张桂梅的丈夫查出胃癌晚期,她花光了家中积蓄也没能留住丈夫。或许她的一生就到这了,她绝望地想。

同事们得知张桂梅的病情,让她尽快去接受治疗,说:“你不行还有我们呢。”县长也亲自来劝:“你别看我们穷,再穷,我们都会救活你。”生命的接力赛在这个贫穷的小县城展开了,山里的妇女,拿着仅有的五块钱,留下回家的路费,剩下的都捐给了她。

手术很成功,重生的张桂梅除了感动,更多的是自责,觉得自己给这个小县城添了这么大的麻烦,总想着为大家做点什么。

她发现学校里的女生很少,每个月还总有女生突然辍学。在一个女生突然不来上学后,她决定上门家访弄清楚缘由。走了几个小时蜿蜒泥泞的山路,张桂梅来到了女生家。此时女生正在家中待嫁,贫困地方的女孩,早早嫁出去,家里收一笔彩礼比继续读书划算太多。她承诺女孩的家人,女孩上学的一切费用由她承担。最终这个女孩被张桂梅“救”了回来。【甲】

“救”更多这样的女孩,是改善这片土地的良方。这个念头开始在张桂梅心中萌发。

02

2001年,张桂梅兼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发现这里的孩子很多都是被遗弃的健康女婴,更加坚定了一个念头——她要在当地办一所对所有贫困女孩免费的高中。

从 2002年起张桂梅开始为这所女高四处奔走。她利用寒暑假奔走于城市之间,像乞丐一样四处乞讨,时常被当成骗子,遭受辱骂。到2007年,张桂梅仅筹到一万块钱,这无疑是杯水车薪。

在她想要放弃时,事情有了转机。这一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开会时她因穿着一条破洞的裤子,被一位女记者注意到,记者敏锐地察觉到她这条破裤子背后有故事。第二天,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把张桂梅的事迹和梦想传向了全国,她的女高梦得到了国家以及社会人士的支持。

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那一年有100名女孩入学,张桂梅担任校长。

本以为有了免费高中,就克服了孩子们学习上的最大困难。可开始上课后,张桂梅才发现,孩子们的基础都非常差,连小学的知识都未必掌握,这怎么参加高考?在孩子们眼中,未来能上个职业学校已经很不错了,可张桂梅不那么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是大山里的希望,最少也要上个二本。

别人十二年的教育,他们这只有三年。早上五点天不亮就开始学习,晚上十二点后休息,吃饭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宿舍到教室的距离学生们跑着前进。老师结个婚半天完事,第二天就去上课;刚动完手术的老师只要能穿上衣服遮住伤口,当天就去上课。

老师们用命在教,学生们拼命去学,只希望能改变这些大山里女孩们的命。张桂梅也知道这样不好,这样不对,对老师对学生都太苦,可这是唯一的办法,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学会奔跑。【乙】

首届高考,华坪女高本科上线69人(共96人) ,综合上线率100%,从不可能做到了可能!

03

除了学习上的关心,张桂梅还带着老师们渗入学生们的生活和家庭,她们翻山越岭,徒步走过崎岖的山路来到学生家中了解家庭情况,多困难的家庭她都见过。

华坪女高的成绩一届比一届好,张桂梅的身体却一天比一天差,她的手上贴满了膏药,抽屉拉开全是药。可她还是每天天不亮拿着个小喇叭在操场督促学生们跑操,还是要站在食堂观察哪个孩子舍不得吃好点,还是要徒步前往没通路的孩子家中家访,没有什么比孩子们更重要。【丙】

张桂梅一生无儿无女,但每一个学生都是她最疼爱的孩子。

当初福利院被父母抛弃的女孩考上了很好的大学,有了光明的前途,当了妈妈只有一个独生女,她把女儿捧成了掌上明珠,她家到她这代不再重男轻女。走出去的女孩又回到了学校,成了学校里的老师,带着更多女孩走出大山。

04

(选自微信公众号“南山小话”,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