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傅雷家书两则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儿子的旋律

    儿子下班了,父亲紧张地数着儿子的脚步声。果然儿子“啪”地开了门。父亲默默地看着他。儿子没有看父亲,似乎点了点头,往自己卧室边走边脱外套。

    收录机又响了。儿子!

    两人面对面准备吃饭。儿子在撬午餐肉。父亲从儿子脸上看不出什么异常。

    父亲一字一句:

    “我被免职了。明天宣布。”

    儿子猛地扬起脸。父亲没有在这稍纵即逝的惊讶里看到别的什么。没有怜悯没有安慰也没有懊恼。儿子手不停:“你也需要休息了。”

    父亲感到胸闷气短。他盯着儿子。儿子的手健美粗大,血管里青春在跃动。儿子一声不吭。父亲没有说话也不再盯着儿子。他感到儿子匆匆搁筷,找衣服,又跨

进卫生间。马上,水声“哗啦哗啦”,跟着儿子的歌声高高扬起,声音温存自信,旋律跳荡。

    儿子!儿子!儿子!

    儿子你在想什么?你大不了不再崇拜父亲,你越来越沉默,你不再抱怨父亲呆板僵化,不再为各种政治问题与父亲争论不休,也不再说父亲刚愎自用。儿子,你甚至看不起父亲。可父亲这样了你还是无动于衷吗?这就是这一代的冷漠理智?你匆匆吃饭洗澡是因为那打字员在等你去看歌剧?可是儿子,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你啊。我的官龄比你年龄还大一圈……

    电视机在播相声。父亲茫然四顾时才发现儿子并未出门,而是坐在他身后看书。父亲不由纳闷:打字员前两天就订了票,还兴冲冲问他是否同去。

    父亲彻夜来回踱步,儿子也辗转反侧。父亲老了。他的一切都老了。曾和父亲这一辈很协调的背景已走向薄暮黄昏。这是变幻莫测的时代,不是仅仅需要热血赤诚的岁月。

    早上儿子起得很早,父亲晨练回来,儿子已准备好早餐。收录机照样开着,而且旋律明亮欢跃。

    父子俩依然沉默着洗漱用餐。儿子几次似乎要开口,父亲沉下心微颤地期待着,儿子却什么也没有说。

    父亲佝偻着进卧室更衣。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在身后捧着一套西装。

    穿着精神——是去开宣布会吗?”儿子又拿过领带走到父亲眼前。父亲迟疑着。

    “我给你打。”儿子看着父亲。温柔的好像父亲过世的妻子。父亲心紧成一团。

    “行吗?”儿子侧侧身。

    父亲和儿子一起看着穿衣镜。沉默着,父亲凝视儿子的眼睛,儿子也凝视着父亲。

    儿子对着镜子:“一夜之间你衰老许多,”儿子声音低沉、温柔,“可我一直为你感到骄傲,为你一辈子正直无私,一辈子对信仰的忠诚。你尽力了。”

    父亲心潮翻涌。肩头上儿子的手十分有力。他感到心中自信像空气注人瘪气球一样迅速饱满地回归。

    最后接送父亲的小汽车在笛笛呼唤,父亲走到门口又折回头:“昨晚干嘛不去找她?”

    儿子沉默了一会,“分手了。”

    “因为……我下台?”

    “大概——但这没关系。”

    儿子!儿子!儿子!

    父亲老泪闪烁。儿子把双手搭在父亲肩上,笑道:“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我很高兴不再有你的耀目光环笼罩我的光彩一你说呢?”

    儿子!儿子!你可以把收录机再开大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给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注音,并揣摩这个词语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①刚自用        句中含义:

偻            句中含义:

(3)、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儿子对父亲的关心、理解?
(4)、作者为什么不为故事中的人物起名字,而用“儿子”“父亲”称呼?
(5)、故事中的父亲与儿子各是怎样的人?清简要概括。
(6)、你认为故事中最感人的地方在哪儿?为什么?
(7)、谈谈你对文章题目“儿子的旋律”的理解。
(8)、文中3次写到“儿子!儿子!”,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9)、故事末尾,儿子说道:“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我很高兴不再有你的耀目光环笼罩我的光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这篇文章在构思、写法上很有特点,请举出两点简要评议。
(11)、你认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联系生活举例说说。
举一反三
阅读说明文《神奇的彩色棉》,完成题。
①不用染料,不用着色,你就能穿上色彩艳丽的衣服。这是变魔术吗?不,21世纪,一个新兴的产业——彩色棉产业就有这样的神奇本领。
②农村的孩子都知道,棉花的花朵是洁白的,人们收获洁白的棉花后,脱籽、纺纱,纺成了一锭锭的纱,再织成纺织物,就成了布料,如果染上色或印上花,就是美丽的衣料、窗帘、床单等等。
③而彩色棉花的棉花纤维中含有天然的彩色色素。不用印染,用彩棉织成的布就可直接做成花衣裳。彩色棉花是新的棉花品种吗?不是。彩色棉古代就有,可考证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千年之前。在十八九世纪,墨西哥和秘鲁以及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都种植有彩色棉。然而,由于彩色棉花产量低,纤维短,因此逐渐被人遗弃,以至许多人都不知道棉花还有彩色的。
④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苏联、墨西哥等国家,又开始对彩色棉进行研究。90年代初,美国在改造利用野生彩色棉技术上取得突破,培育出多种颜色的长纤维彩色棉花,并进行了大面积种植。不久,面目一新的彩色棉纺织品及服装进入市场。随后,其他一些国家在研究中也相继取得成功。缤纷多彩的彩色棉服装,在一些城市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1994年,我国也从美国引进了一批彩色棉种子进行试种。
⑤彩色棉花不仅色彩自然柔和,而且在种植过程中不需要农药,在纺织过程中也不需要化学染料。这样,就使得产品及周围不会受到污染。美国年销售额为100亿美元的牛仔裤用料斜纹粗棉布,再也不用染色了。制成服装后,柔软舒适,永不褪色。彩色棉因没有沾染任何化学物质,不会引起皮肤病,被人们誉为“绿色产品”、“环保产品”,而用彩色棉制作的服装则被称为“生态服装”或“保健服装”。
⑥我国对彩色棉的研究后来居上,使淡蓝、橘黄等8种颜色的遗传基因达到稳定状态。 1998年彩色棉种植面积一跃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产品远销欧美和日本等国,供不应求。 专家预测,在未来5年内,我国彩色棉年产量可达1.2万吨,可生产成衣2000万件,老百姓也有望穿上这种“保健服装”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阅兵之后
        ①儿子,你以前是个多听话、多懂事的孩子。可自从看了阅兵式之后,你就变了。就拿那天下午来说吧,咱爷俩上街,你掏出“国旗红”贴在老爸脸上。在步行街,平时,总是老爸瞅美女,那个下午,全是美女瞅俺,她们那个眼神呀,比女民兵方队的向右看还齐刷刷。
        ②阅兵之后,你就不好好走路了。你一改过去的小兔子步,走起正步来了。在你一连踢破两双球鞋以后,就成天嚷着要老爸给你买高跟鞋:“人家三军仪仗队的叔叔们都穿着高跟鞋,多威风啊!”俺差点跌掉眼镜:“嗨!那哪是高跟鞋呀?那是高帮鞋,军用品,上哪儿去给你买去啊!”你说老爸数落你孤陋寡闻的表情,比灰太狼还难看。
        ③阅兵之后,你就不好好说话了。平时你说话,总是轻言细语,童声悦耳。那天你做完作业,老爸跟往常一样摸着你的脑袋说:“儿子,辛苦了!”谁知你蹭地从凳子上立起来,啪地敬了个军礼,炸雷般地吼道:“为人民服务!”惊得老爸差点扑倒在地。说实话,过了这么多天,俺还在回味那会儿当首长的感觉。还有,那天去外婆家的车上,你嘴里轰隆隆个不停,自言自语“99式”坦克好厉害。我问你为啥这样喜欢“99式”,你忙里偷闲的回答让一车人哗然:“你忘了,我是99年出生的嘛!”
        ④阅兵之后,你就不好好睡觉了。或是换句话说,阅兵之后,老爸就没有好好睡过觉了。每晚,俺总是被你的梦话吵醒。你不是嘟哝着群众游行的口号,就是哼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曲;你不是粉拳像巡航导弹无比精确地击中我的眼睛,就是大腿像战略导弹排山倒海地压在我的身上;你不是像驱逐舰在床上劈波斩浪地踢掉被子,就是像核潜艇钻进被窝蒙头大睡。早上醒来,看到你的个头越来越高,镜子里,老爸的眼袋越来越大。
        ⑤阅兵之后,你就不好好玩耍了。你把兵器玩具统统翻出来,摆满了一地,俨然天安门广场。害得老爸老妈在自己家里走路都得小心地雷。那天吃完午饭,你把油不拉几的碟子架在俺的头上,对你妈说这是“空中预警机”。你甚至连你妈也不放过,那天晚上,你先是要俺背着七十多斤的你在客厅转悠,又让你妈跑在咱们前头,一家人气喘吁吁地演习“空中加油”。你这一闹腾,老爸的颈椎病就提前光顾了。这还不算啥,在外婆家的院子里,你拽着那杆红缨枪,追赶那只无辜的老母鸡,惊得整个村子里的鸡都互相打鸣。我前去制止的时候,你 还振振有词地说:“我是雪豹突击队,追击恐怖分子!”嗨!人家雪豹“突击”是你这个“偷鸡”吗?多丢人现眼呀!
        ⑥儿子,老爸不仅担心你的现在,而且更担心俺的将来。想一想,要是再过十年,二十年,咱们国家更加强大了,阅兵的规模更加盛大了,你老爸背部不太宽阔的甲板,哪能容纳你几十架舰载机呼啸地起降呢?

                                                                                                                                                                                                                              (作者:熊刚,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萝卜花丁立梅

      ①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萝卜,她把它雕成一朵朵月季花的模样。花盛开,很喜人。

      ②女人在小城的一条小巷子里摆地摊儿,卖小炒。一小罐煤气,一张简单的操作平台,木板做的,用来放锅碗盘碟,她的摊子就摆开了。她卖的小炒只三样:土豆丝炒牛肉,土豆丝炒鸡蛋,土豆丝炒猪肉。

      ③女人30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卡别在脑后。惹眼的是她的衣着,整天沾着油锅的,应该很油腻才是,却不。她的衣服极干净,外面罩着白围裙。衣领那儿,露出里面的一点红,是红毛衣,或红围巾。她过一会儿,就换一下围裙,换一下袖套,以保持整体衣着的干净。很让人惊奇且喜欢的是,她每卖一份小炒,就在装给你的方便盒里放上一朵雕刻的萝卜花。这样装在盒子里的,才好看。她说。

      ④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干净,还是她的萝卜花,一到吃饭时间,女人的摊子前,总围满人。五块钱一份的小炒,大家多很耐心的等待着。女人不停地翻铲,而后装在方便盒里,而后放上一朵萝卜花。整个过程,充满美感。于是,一朵一朵素雅的萝卜花,就开到了人的饭桌上。

      ⑤我也去买女人的小炒。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她的故事。

      ⑥女人原先有个很殷实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很有些钱。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建筑中,男人从尚未完工的高楼上摔下来,被送进医院,医院当场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女人几乎倾尽所有,抢救男人,才捡回半条命——男人瘫痪了。

      ⑦生活的优裕不再。年幼的孩子,瘫痪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个。她考虑了许久,决心摆摊儿卖小炒。有人劝她,街上那么多家饭店,你卖小炒能卖得出去吗?女人想,也是。总的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吧?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当她静静地坐在桌旁雕画时,她突然被自己手上的美镇住了,一根再普通不过的胡萝卜,在眨眼之间,竟能开出一小朵一小朵的花来。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望和向往。

      ⑧就这样,女人的小炒摊子,摆开了,并且很快成为小城的一道风景。下班了赶不上做菜的人,都会相互招呼一声,去买一份萝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摊儿前来了。

      ⑨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了多少钱了?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

      ⑩不多久,女人竟出人意料地盘下了一家酒店,用她积攒的钱。她负责配菜,她把瘫痪的男人,接到店里管账。女人依然衣着干净,在所有的菜肴里,依然喜欢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菜不但是吃的,也是用来看的呢。她说,眼睛亮着。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颓废的样子。

      ⑪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提起萝卜花,大家都知道。

      ⑫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

                                                                                                                                                     (选自《语文月刊》2008年,有改动)

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B.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发射升空。这颗“收官之星”,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定位系统正式实现“全球覆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我国为了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授时、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的国家使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随着全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朋友圈”将持续扩大。

(选自《中国日报网》)

材料二

截至2019年底,经全球范围测试评估,北斗三号系统定位精度在全球区域优于10米,亚太区域定位精度优于5米。完整的地基增强体系建成后,北斗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在全国范围内可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后处理毫米级高精度定位基本服务能力。

北斗在功能设计上要超过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以及欧洲的Galileo等其它导航系统。刘经南院士评价:“能实现通、导、遥一体化的,只有北斗。”譬如,北斗是全世界目前唯一一个能把通信和导航很好融合起来的系统。基于北斗的实时广域精密定位服务系统,用户可在没有通信覆盖的地区,如海洋、沙漠中,发送120个字的信息和自己的定位信息。中国中海达公司生产的“全球精度”星基增强实时高精度定位服务系统,让用户在无需架设基站的情况下,在全球范围内任意地点可获得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增强服务。

据《北斗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国内的北斗产业重点布局芯片、终端、板卡、电子地图、运营等产业链核心环节。2020年7月3日人民日报一篇时评文章介绍,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材料三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众多。如下图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9年这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几何式增长。2015年后,相关企业年注册量突破800家。截至2019年6月,全国范围内,卫星导航相关企业注册量达1100余家,是十年前的6倍多。

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病房里的”铁路大哥”

馒头大师

2022年国庆节期间,去听了一场线下脱口秀,散场后,和几位脱口秀演员一起吃了个夜宵。

一起去吃饭的人里,有在第5季《脱口秀大会》上揣着两块电池上舞台的王十七——他的心脏是人工的,必须要随身带着电池供电,每8小时换一块。

组织饭局的人,是那个在台上让人笑到脊柱变形的长征医院脊柱科主任医生曹鹏。他安排的是一家火锅店,大家走到门口,王十七忽然说:”你们进去吧,我要不在门口坐着,你们涮点肉或蔬菜给我端出来。”

他当然是开玩笑,但也让曹鹏连拍脑门自责不已,因为曹鹏才反应过来,火锅店的电磁炉对王十七的人工心脏起搏器会造成致命影响。

吃饭的地方换到了一家小龙虾店,大家坐下来,边剥边聊。.

和段子手们吃饭,自然很开心。

在哈哈大笑中,王十七给我们讲了一个当初他在病房里的故事。

[A]这个故事的主角并不是王十七,而是”铁路大哥”。

王十七是2019年9月2号住进HFCU (心衰重症监护病房)的,两天后,铁路大哥也住了进来。

铁路大哥和王十七的病床相邻,得的也是一样的病:扩张型心肌病。

[B]这种病如果不用医学专用术语解释的话,可以把心脏比作一幢房子:别人心脏有问题,最多是天花板漏点水,而得扩张型心肌病的人,是房子的墙壁不行了,不行的还是承重墙,房子接下来就会慢慢塌了

解救的办法是有的,那就是心脏移植。但全中国那么多病人,哪有那么多可供移植的心脏?

退而求其次,有种替代治疗方案,就是装人工心脏。如果这个有30%失败率的手术能成功的话,就会从你的肚子里拖出一根线,连上电池,靠电池供电维持心脏的跳动,24小时不能间断——从此患者将加入“赛博人”的行列。

王十七和铁路大哥,都是在等做这个手术。

有所不同的是,王十七比铁路大哥年轻6岁,身子骨更好一些,基本匹配手术条件。而铁路大哥送进来的时候,医生说他身体机能还不符合手术条件。

王十七说,自己的这个病应该是天生的,而铁路大哥这个病是急性发作。

铁路大哥之所以叫铁路大哥,因为他是设计和修建铁路的,好像已经到了副总工程师这一级别。

按理说,他设计和修铁路跟他得这种病没有太多关系。但大哥常年工作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按照规定,HFCU里的病人是不能随便交谈的。但病房里的时光实在难熬,王十七就趁护士小姐姐不注意或管得松的时候,找机会和铁路大哥聊天。

铁路大哥很遵守规矩,一般很少说话,但唯独说到一件事时,他总是忍不住眉飞色舞,讲得非常起劲——在青藏高原上修铁路的事。如何解决高原上的冻土问题,如何克服令人头晕目眩的高原反应,如何在铺好铁路的同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不影响动物迁徙……王十七说,铁路大哥说这些的时候眼中放着光,浑身透着自豪感,他不知不觉就会被大哥的情绪感染。

大哥进入HFCU以后,对什么事都非常谨慎,从不把话说满,但只对一件事,他从头到尾都充满信心:治疗的费用问题。

HFCU每天允许家属进来探视一小时,基本上都是铁路大哥的媳妇来探望。王十七有几次从他媳妇的话里听出,大哥家对这笔手术费用还是有些发愁。

光换个人工心脏,手术费用前后就是60万,这对普通家庭而言绝不是一个小数字。

但铁路大哥总是拍胸脯——他其实不能拍,只是表现出那种气势——安慰媳妇:“你放心!你担心个啥?国家会不管我们吗?”

但毕竟不是一笔小钱,可能是要走流程,可能是要审批,可能有些其他原因,总之他媳妇在那些天因为没得到大哥单位的准信,难免有些焦虑。

每到此时,大哥总是好言安慰她,让她放宽心。

2022年9月28日那天早晨,王十七被铁路大哥的手机铃声吵酲了。

大哥接到了铁路局一个很高层领导的慰问来电,在电话里,领导告诉他:”安心准备手术,安心养病,所有费用,国家帮你承担!”

挂了电话,大哥立刻给媳妇打了过去。那几天说话已经有些虚弱的他,声音此刻无比响亮:”你看到没有?我说什么来着?国家怎么会不管咱?”

那天在饭桌上,王十七为我们模仿这段话的时候,惟妙惟肖。

于是我提议为大哥干一杯。大家举杯,我们喝的白酒,王十七喝的啤酒。

“人哪!其实有时候真的靠的是信念!”说完这句话,王十七又灌了口啤酒。

我们催他继续说下去。

他说,故事结束了。

也就是在这一天的下午,铁路大哥走了。

“其实大哥从接完电话到去世,也就几个小时。”

王十七说完,一桌子人都沉默了。

半晌,王十七忽然又轻声说了一句:”我感觉,他也是完成了一个信念。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