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题汇编

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

A、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B、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 C、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举一反三
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国家集团或组织处理对外(国际)关系,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1年美国急欲改变日本在华的优势局面,瓦解英日同盟,孤立日本,遂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名,召开了此次会议,提案是由中国北洋政府在美国的授意下提出的。会议期间,中国方面曾提出收回关税自主权,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驻华军队和收回租界、租借地等,但均遭拒绝。

材料二:美国只要能打开中国的“大门”,就可以开创一个外交新时代。自然,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更容易地遏制苏联,而经济上强大的日本则能抗衡中国。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的角色。因此,对于尼克松总统的外交攻势来说,中国是至关重要的。……北京欢迎尼克松来访既有实际原因,也有心理原因。……最重要的是要同他讨论改善国际地位,以遏制苏联可能的进攻。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世界大国。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及时向世界表达中国人对世界发展和国际秩序的愿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承担力所能及的大国责任,以展现并提升中国的外交道义和大国形象。这是一个大国应有的国际责任担当,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一种期待。

﹣﹣罗建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气象与新特色》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ト,大蒜等农作物,马的丝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清朝收复台湾后,曾放松海禁,开放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即今连云港)四处为对外贸易港口,准许外国商船前来交易。后来,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等进行贸易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国等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