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3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①契合时代主题,有利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②表明要和平、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和使命
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践行了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
④表明“和平方舟”号是我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力量
★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方面,中国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迄今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20亿剂疫苗,占中国以外全球疫苗使用总量的1/3,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在气候变化领域,中国作出系列实质性贡献。2021年9月,中国宣布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在经贸合作领域,中国在多边合作机制下不断开放市场,推动全球经贸合作发展。2021年10月,中国加入全球最低企业税率协议,承诺对跨国公司实行更公平的税收,并从2023年起实行15%的全球最低税率。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信任和尊重的原因。
材料一 在世界坐标系中回首2023,这一年实属不易——世界百年变局仍在加速演进,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有所上升;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动能减弱;地区和平与发展面临较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等。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习近平主席以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开展元首外交,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搭建起“合作友谊之桥”,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共建“一带一路”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沙特与伊朗在北京握手言和,在巴以问题上为谋求国际和平与公道仗义执言,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在万众期待中举行……2023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重要和建设性作用。中国与世界携手同行,展现出广交四海宾朋、共行天下大道的大国气度与风范。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目的,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保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既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做到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从而牢牢把握推动改革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
①中国与东盟各国存在广泛共同利益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③中国坚定维护东盟各国的国家利益④中国奉行富邻睦邻的外交政策基本立场
2023年7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团结还是分裂?和平还是冲突?合作还是对抗?再次成为时代之问。我的回答是,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主要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愿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的外交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应如何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①发展了地缘政治,打造了国际交流合作的新高度
②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国际影响力和独特魅力
③为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明确了前进方向
④说明走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跨越制度和阶级的界限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开创中国特色国外交新局面,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材料一 2023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促进国际团结合作采取中国行动,为化解各种危机挑战提供中国方案,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中国贡献,开辟了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一年来,习近平主席主持两大主场外交,出席三场多边峰会,开展四次重要出访,举行百余场会见、通话,元首外交日益发挥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亚地区和中南半岛实现全覆盖,中国一非洲.中国—东盟、中国——阿拉伯、中国——拉美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新成果。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实现金砖历史性扩员,开启“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新篇章。促成沙特伊朗历史性和解,斡旋缅北达成停火协议,坚持政治解决所有热点冲突。坚决反对一切强权霸凌行径,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坚守外交为民永不停步,大力服务国家发展稳定大局。
展望未来,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征程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进入一个可以更有作为的新阶段。
材料二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2024年5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中俄文化年”开幕式暨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习近平指出,中俄两国民族音乐都是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的绚丽花朵,这场音乐盛宴必将成为中俄文化交流互鉴的精彩华章。双方将在2024~2025年“中俄文化年”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项目,进一步释放两国文化合作潜力,共同开创中俄文化交流的新未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