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二)
材料一 集不修德行,统治残暴,引起民众的反抗。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到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周初大分封后,周的统治触角通过众多的诸侯、方国伸向各地,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加强了,……统治力量所及的范围也比过去扩大了……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因而各诸侯国在政治上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散性,独立性,表现的越为明显,这就潜伏着某些战乱的隐患。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享有特权)。……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一 伴随着政治、经济方面激烈而深刻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思潮、学派的交锋与激荡,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所谓百家争鸣,指的是两种社会现象:一种是各个学派独立地阐述自己的学说思想,学派之间相互问难,进行辫论。另一种是游说诸侯。战国的诸子百家主张学以致用,为了救世,必须以其所学去游说诸侯,推出自己的政策主张、治国方略,不可避免与诸侯及其官员发生争鸣,因而各学派的巨子几乎都是伶牙俐齿、口若悬河的雄辩家,像韩非那样口吃,只是个特例……当时文人学士游说之风很是盛,一个很平凡的士,通过游说,一经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执政大臣。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春秋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