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吉庆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阶段考试试卷

对物质的性质进行比较归纳,有利于更好的学习化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度g

氢氧化钠

51

109

119

129

145

174

299

314

329

氢氧化钙

0.17

0.16

0.15

0.14

0.13

0.12

0.105

0.095

0.08

(1)、分析数据: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选填“>”、“<”、“=”)。
(2)、实验探究: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水、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饱和溶液

瓶1变瘪(选填“能”或“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你的理由是

(3)、实验中,观察到只有瓶2中液体变浑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瓶2和瓶3塑料瓶均变瘪,但瓶3变形更为明显,原因是
(4)、取塑料瓶3中反应后的溶液,甲同学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如果有,说明有新物质产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乙同学选择了一种盐溶液,丙同学也选择了一种溶液,该溶液中溶质与甲、乙同学所用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类别不同,他们都能达到检验目的。你认为丙同学所选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5)、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塑料瓶3反应后的液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作出猜想】猜想Ⅰ溶质为NaOH

猜想Ⅱ:溶质为Na2CO3

猜想Ⅲ:溶质为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方案1: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溶液中一定含有NaOH。

方案2:先向溶液中加入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6)、【实验反思】由方案2的结果可知,方案1的结论错误,理由是
举一反三

小明观察到敞口水草缸(水草和鱼共存)中不断有气体通入,如图所示,他对此很感兴趣,于是跟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Ⅰ:向水草缸中通入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可能是空气或

【实验1】将气体细化器从水中取出,收集一瓶通入的气体,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发现木条立即熄灭,说明猜想不成立。

【提出新猜想】可能是

【实验2】

(1)将该气体通入________中,根据现象确定通入的气体是

【交流讨论】

(2)通入有利于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为________。

探究Ⅱ:利用生活中的物质自制简易发生器并应用于水草缸中。

【回忆旧知】

(3)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选择药品】小组讨论后选择了鸡蛋壳、小苏打和白醋等。

【设计装置】利用塑料瓶、输液管等材料,设计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发生装置(乙中的夹持装置已省略)。

【分析讨论】

(4)装置甲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向装有白醋的瓶中加入鸡蛋壳,拧紧瓶塞,使反应发生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

(5)与甲相比,装置乙既可控制反应的速率,又可得到持续稳定的气流,故选择乙与图所示装置(用于除杂和观察气泡)组装成发生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 乙中的b口应与图中的c口相连接
B. 为除去中混有的醋酸,X可以是溶液
C. 可根据X中冒出气泡的快慢来调节乙中的流速调节器

【实践应用】

(6)小组同学用自制的发生器连接气体细化器向水草缸中通入气体,实践效果很好。使用气体细化器的作用是________。

【反思拓展】

(7)发生器的不合理使用会影响缸中鱼类生存,请写出使用时的一条注意事项:________。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