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女娲造人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接着一阵手舞足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B、那时我想,对于蚊子,人简直是庞然大物 C、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D、《西游记》给人们塑造了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的大英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小题。

盘古开天辟地

    很多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还是混沌的一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奇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划分开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大了。

    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说有九万里长。这巍峨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非常吃力的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倒下了。

    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伞的幸福

叶倾城

    突然“砰隆”一声,闪电如刀把天地劈成两半,再合拢来一片漆黑,下起了瓢泼大雨。

    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

    就在昨天,我想在接小年放学前做完好多事,看到车来,______几步——当场小腿一阵剧痛,______在当地一步也动不得了。肌肉拉伤,冰敷后热敷,然后只能一跛一跛地勉强______。

    于是这三天,原本排得不透风的学习进度全停下来,游泳钢琴都不能送了,小年在楼下一个人荡完秋千就回来,盘在沙发上看《哈利·波特》,我在电脑前东刷刷西刷刷。春意正浓,姥姥关掉了电视里的《伪装者》,去楼下她新开辟的菜地干活了。她说:“不冷不热,正好多干点儿。”

    没有电视声,屋里真静,下午格外长,长得几乎要忘掉夜晚的存在。直到我被雷声吓了一跳,偏头向窗外一看:铺天盖地的雨。姥姥出门时带了雨具吗?

    我吃力地撑起身体——脚后跟着地时,忍不住“嗳哟”一声,“小年,我们得给姥姥送伞。”

    小年跳跳蹦蹦跑过来对我说:“你打姥姥手机呀。”

    我摇头:“她肯定没带。”手机是她偶尔用来玩游戏的东西,只有春游或者上街时才记得带,还不一定记得充电。

    勉强走几步,每一步都嗳哟一声。小年担心地看着我:“妈妈你行吗?我不敢自己下去,我怕黑。”

    我说:“没事儿,我们一起去。”

    睡衣睡裤就不换了,这么大雨也没人看,拿上三把伞又拿手机,小年不停叮嘱我:“妈妈你带钥匙。”她很自信说:“什么都不带也行,只要有钥匙。”还用她说。

    下楼是个苦事儿,一步一刺痛。小年想来扶我,我赶紧说:“别别。我自己来。”小朋友手没轻重,动作又猛,她一个踉跄我就得骨折。

    她一马当先跑在前面,我踮着一脚慢慢跟。下到楼底,雨声打在伞面上的声音让人心安。我忽然想起一事:“小年,你知道姥姥新开的菜地在哪里吗?”

    她摇头:“我去问门口的人。”指小区门口的保安。

    我说:“好,要喊爷爷哦。”

    她说:“是喊伯伯吧?”

    我说:“都行。喊了就行。”

    她撒欢地跑向门房,听见她的小嗓子在问人,我心里是宽慰的:大方了,懂礼貌了。

    就在这时,大门旁闪出一个戴着大草帽的身影。一家人就是一家人,不用看身材面貌,我已经认出来:“妈。”她也同时仰头向门房里喊:“小年。”小年喜出望外大声回应:“姥姥。”蹦出来。

    三个人就在小区门口聚成一堆,我先摸我妈的衣服:“呀,湿了。怎不早回来。”她说:“我没淋着呢。嗨,我遇到个人,拉着我说话。”小年拽着姥姥的臂弯把她往下坠:“姥姥姥姥,下雨了你还不回来。天都黑了,我害怕。”她安抚小年:“不怕的,”转身怪我,“送什么伞,几步路的事儿。”

    吵嚷过,三个人各打各自的伞,像一大团移动城堡一样,在黑漆漆的雨地里往回走。到楼道里看真切了:有草帽,她肩背湿得不多,只是裤腿湿透了。我松一口气:“难为你中午才洗过澡。”

    我腿疼,我妈拎着水桶,就小年身手最灵活,拿着我的钥匙一路冲上去,给我们两个老弱病残开门。

    等到了五楼,雨好像是小了些,天倒是彻彻底底黑下来。什么也没发生过,三把花伞都撑开来晾在卫生间里,花团锦簇的好喜气。姥姥洗澡,小年继续看书,我继续腿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音乐能使我们更聪明吗

    ①1993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无意间向大众引入了“莫扎特效应”这一说法。心理学家弗朗西斯·罗彻对36位大学生做实验,让他们在做一些空间推理题之前听10分钟莫扎特的D小调奏鸣曲;其他的人保持安静。结果,在将一张纸叠几次剪开会是什么形状的测试中,听了莫扎特音乐的人有明显进步,这一发现被形象地称作“莫扎特效应”。自从“莫扎特效应”提出以来,争论一直不断。

    ②最近,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乐曲的节奏可能是人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聆听莫扎特对大脑有好处,可以观察到新生神经元的增加;聆听反向莫扎特对人和大鼠均有负效应,会使得新生神经元减少、行为认知能力减退。

    ③音乐能让人变得更聪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的!无论演奏乐器还是听音乐,对大脑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得多。

    ④演奏乐器为何能使人聪明?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工厂,那么听音乐和演奏乐器对于这座工厂来说,是一项大工程,许多个重要的车间都会被调动起来。科学家们曾经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过乐手,发现各个重要的大脑区域,都对音乐产生了强烈反应。比如,对于弹钢琴之类,需要双手进行的乐器演奏,就刺激锻炼了大脑的胼胝体,这个部分连接了大脑左右两侧半球,非常重要,如果长期受到刺激,人的协调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人在演奏乐器或者跳舞时的触觉反应,刺激了大脑中的运动皮层,这个部门专门控制人的肢体运动。除此之外,参与的其他部分还有,负责记忆功能的海马体、负责情绪控制的杏仁核、负责视觉感受和反应的视觉皮层等,这些重要部位在音乐声当中共同运作,产生了和谐的脑电波,使得脑功能达到最优化状态。

    ⑤另外,乐器的演奏中,无论是弦乐、管乐还是弹拨乐、打击乐,左手的运动总是要超过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倍,而左手的使用可以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发育,对提高整个大脑的储存、传递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速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双手互相配合的运动,对提高整个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极有益处,会使工作的效率提高。

    ⑥当然,如果你对学习乐器演奏(A)望而生畏 , 常常听听音乐,对大脑也是(B)大有裨益。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实验证明,音乐,尤其是复杂的古典音乐,对大脑各种功能也能产生良性刺激。

    ⑦首先,听音乐能增强我们的空间分析能力。举例来说,像解决特别困难的问题,安排复杂的事情,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解答谜题之类的活动,都需要我们的空间信息想象和处理能力。研究表明,进行空间分析的脑力活动和听古典音乐是相同的。所以,当我们欣赏古典音乐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好像在处理空间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大脑得到了锻炼。

    ⑧其次,听音乐能增强我们的听觉处理能力。音乐家们的听觉能力显然比普通人更强,他们的听觉注意力,即区分不同声音的能力及能记住所听见的内容的能力都比常人要好。这是因为音乐改善了大脑功能。普通人如果提高了这些能力,对考试、记住重要的信息、改善语言回忆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⑨音乐能让人变得聪明,如果在学习或工作时选择背景音乐,效果是否更好呢?科学家早就发现,音乐可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微妙影响。但英国伦敦教育学院的专家们通过一项新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背景音乐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竟(C)毫无二致

    ⑩专家们将受试儿童分成A,B,C三个组。A组儿童欣赏阿尔比诺尼轻柔优美的《慢板》,B组儿童聆听克尔特林的爵士乐《三位一体》,而C组儿童则什么也不听。此后,三组儿童又都接受了阅读理解、记忆单词、背诵课文和四则运算测试,而测试内容完全是刚刚新学的知识。最后的结果显示,平均成绩最优的是A组,其次是C组,最差的是B组。

    ⑪专家们的解释是: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背景音乐,不能像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那样,对孩子的大脑认知机构起积极作用,相反却只会起消极作用。

    ⑫可见,在某种情况下,音乐能帮助你更快完成一些枯燥的任务。如果你要学习复杂的新知识,就需要(D)全神贯注 , 最好把音乐关了。因为研究表明,音乐会减弱对新知识的认知及学习能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