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能力提升练习之“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一)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岁(贞观四年),天下大稔(rěn,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贞观政要》卷193

材料二:北宋宰相韩琦与富弼认为“契丹称中国位号(改国号为辽)、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行中国法令,至于典章文物,皆与中国等(都以中原为标准)。此其能自五代迄今,垂百余年,……日益昌炽也(越来越昌盛)。”

----《辽朝(契丹)的汉文化》

材料三:嘉庆帝(1796—1820在位)宣称:“条陈在臣下,而允许则出朕旨”。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官吏“心存畏怯”,或“相率缄默”,或投皇帝所好,劾皇帝所恶。在清王朝的统治下,19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加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世界近代史中期政治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盛世景象?请从政治角度分析其成因。

(2)、概括材料二中韩琦与富弼的观点。

(3)、与同时期的西方相比,清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遇到什么挑战?

(4)、综合上述材料和相关分析,你可以悟出什么道理?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