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能力提升练习之“发展的选择”(二)
【回首战争,勿忘历史】
材料一:
【探究根源,反省历史】
材料二: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珍爱和平,纪念历史】
材料三:今年2月26日 第6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
主要项目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战争持续时间 | 4年 | 6年 |
参战国数量 | 30多个 | 60多个 |
所有参战国人口总数 | 15亿 | 约20亿 |
战区总面积 | 400万平方千米 | 2200万平方千米 |
伤亡人数 | 3000多万人 | 9000多万人 |
经济损失 | 3000多亿美元 | 4万亿美元 |
战争期间飞机生产量 | 19万架 | 70万架 |
战争期间坦克生产量 | 9200辆 | 300000辆 |
项目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美国 |
1870年工业产量世界排名 | 1 | 3 | 4 | 2 |
1913年工业产量世界排名 | 3 | 2 | 4 | 1 |
1913年殖民地面积世界排名 | 1 | 4 | 2 | 5 |
【材料二】
二战前夕,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
【材料三】1942年,美国提供1800 架飞机、1700 辆坦克准备用于中、缅、印战区;英国在北非战场与德、意作战;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顽强地阻击着德军的进攻;中国组织赴缅远征军对日作战……这是战时“命运共同体”的一致行动。
【材料四】
大战名称 | 参战国 | 交战双方 | 伤亡人数 | 直接经济损失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30多个 | 同盟国与协约国 | 3000万 | 1805亿美元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60多个 | 轴心国与反法西斯同盟 | 1.9亿 | 40000亿美元 |
材料一:战前的世界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0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下的德国和日本
工业生产下降 | 对外贸易缩减 | 工人失业人数 | 影响对外政策 | |
德国 | 40% | 70% | 800万 | 为转嫁危机,加快了对外侵略掠夺的步伐 |
日本 | 32.5% | 50% | 300万 |
材料二:战争的浩劫
材料三:战后之“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