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 , 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注:两造:诉讼的双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 B、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 C、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 D、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指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并从此官服加身,荣耀无比。 B、案牍指公事文书或官府的文书、公文。案指书桌或办公桌, 牍是古代用于写字的木片,即木简。刘禹锡《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即指此。 C、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D、礼部是六部之一。从隋唐开始,中央行政机构中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礼部掌管典礼、科举、赋税、学校等,礼部尚书是其最高长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淳勤勉于政务,深孚众望。他在永康任知县期间,曾夜以继日地办理案件,深得民心,诉讼案子逐渐减少。 B、张淳足智多谋,智擒大盗。他精心设计,将与大盗卢十八勾结的某官吏妻子关押,从而成功诱捕了卢十八。 C、张淳关心民生,政绩卓著。张淳努力认真规劝,解决了永地人因贫穷生了女孩大都不抚养的问题;对于无力养活子女的,他就拿出自己的俸禄,保全救活的人不计其数。 D、张淳忧心国事,维护地方安定。他做建宁知府期间,提出对招募的士兵应裁减老弱、保留壮勇的建议,平息了可能出现的骚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②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五代史·一行传》序

欧阳修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乱世,而当时可道者何少也!岂果无其人哉?虽曰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风俗坏,至于如此;然自古天下未尝无人也。吾意必有洁身自负之士,嫉世远去不可见者。自古材贤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吾又以谓必有材能、修节义而沉沦于下,泯没而无闻。求之传记,而乱世崩离,文字残缺,不可复得,然仅得者,四五人而已。

    处乎山林而麋鹿,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俛首而包羞,孰若无愧于心,放身而自得?吾得二人 , 曰郑遨、张荐明。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违其义。吾得一人焉,曰石昂。

    苟利于君,以忠获罪而何必自明;有至死而不言者,此古之义士也。吾得一人焉,曰程福赟。

    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于兄弟、夫妇,人伦之际,无不大坏,而天理几乎其灭矣。于此之时,能以孝弟自修于一乡而风行于天下者,犹或有之。然其事迹不著而无可纪次,独其名氏或因见于书者,吾亦不敢没。而其略可录者,吾得一人焉,曰李自伦。

    作《一行传》。

【注】①俛:同“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复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元年春,中官郭镛请豫选妃嫔备六宫。迁上言:“山陵未毕,礼当有待。祥禫之期,岁亦不远。陛下富于春秋,请俟谅阴既终,徐议未晚。”尚书周洪谟等如迁议,从之。帝居东宫时,迁已为讲官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前夕必正衣冠习诵及进讲敷词详切帝数称善。八年,诏同李东阳入内阁参与机务。迁时居忧,力辞,服除始拜命。进詹事兼官如故,皇太子出阁,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上疏劝太子亲贤远佞,勤学问,戒逸豫,帝嘉之。尚书马文升以大同边警,饷馈不足,请加南方两税折银。迁曰:“先朝以南方赋重,故折银以宽之。若复议加,恐民不堪命。且足国在节用,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尚书倪岳亦争之,议遂寝。孝宗晚年慨然欲厘弊政。而内府诸库及仓场、马坊中官作奸骫法,不可究诘。御马监、腾骧四卫勇士自以禁军不隶兵部,率空名支饷,其弊尤甚。迁乘间言之,帝令拟旨禁约。迁曰:“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然后严立条约,有犯必诛,庶积蠹可去。”帝允之。世宗即位,遣使存问,迁乃遣子正入谢。劝帝勤学、法祖、纳谏,优旨答之。嘉靖二年复诏有司存问。六年,大学士费宏举迁自代。帝乃遣人赍诏书即家起之。迁年七十九矣,不得已拜命,居位数月,力求去。帝待迁愈厚,以天寒免朝参,除夕赐御制诗。及以病告,则遣医赐药饵,使者相望于道。迁竟以次年三月辞归。十年卒于家,年八十有三。太傅,谥文正。

(《明史》列传七十二,有删改)

【注】①祥禫(xiáng  dàn):丧祭名。②谅阴:居丧时所住的房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炊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于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