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⑶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体会和思考?请写一篇班会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球星大黎以队长身份带领球队为北兴俱乐部赢得了赛季冠军,他与俱乐部的合同也已到期,竞争对手南旺俱乐部以更高的待遇力邀他加盟。北兴俱乐部以对他多年的培养为由希望他留下继续效力,球迷因对他感情深厚也苦苦挽留。大黎为了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最终还是转会到南旺俱乐部。为此,大黎受到北兴俱乐部球迷的责骂,北兴俱乐部也未按惯例邀请他参加盛大的冠军庆祝仪式,但私下仍然把象征冠军荣誉的戒指给了他。此事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北兴俱乐部、南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的球迷和大黎均遭到了非议。
请你从北兴俱乐部、南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球迷和大黎等四方中选择一方,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郭川,“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这位31岁时已任大型国企副总的青岛男子,在42岁时却毅然选择成为职业竞技帆船赛手,不停刷新自己和中国的帆船运动记录。他说帆船运动让他找到了“生命中注定属于他的东西”,“回归了真实的自我。”2016年10月郭川在单人不间断跨太平洋创纪录航行时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联。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朱自清看到的,是别样的荷香月色;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普普通通的一株株枣树,郁达夫感受到的,是故都的清、静、悲凉;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陆蠡发现的,是生的欢喜,是向往光明的自由的心……熟悉的地方有风景,习以为常的地方常常蕴含着一个个你我都容易忽视的美丽。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注意规范书写,注意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反映,正如“京腔京韵自多情”,很多方言中的语汇具有不可替代的表现力。而推广普通话,能方便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交流,是国家战略。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讲方言的人越来越少,方言有消亡的趋势。
如何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之间求得平衡,需要深入思考。“醉里吴音相媚好”的吴方言柔婉动听,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载体,如果呼唤和称谓变成了矫情,如果口语都变成了书面语,牺牲的不仅是语汇,还将有亲情,以致独特的文化风情。
对于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你有怎样的感触,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特征明显(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①一百多年前,“五四运动”爆发。广大青年学生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集会演讲后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同时要求惩办亲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人。这无疑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爱国史诗。
②2020年初春,新冠疫情爆发,无数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阅读材料后,作为站在新时代前沿的青年人,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又该如何走好自己的青春人生路?班上准备以“走好自己的青春路”为主题举行讨论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谈谈这个话题,以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自定立意,角度自选,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