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第一阶段考试试卷
①民族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③文化继承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文化借鉴时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材料一:2017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勾画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美好前景,郑重宣告中国将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这一新征程上的中国主张,是以和为责、协和万邦的中国人民美好愿望的集中体现,也源于对人类前进命运的深刻洞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深知自身肩负的责任。顺应大势、勇于担当,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之锚;始终秉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明天。
材料二: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独创思想的民族。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深厚的理论思维根基,这就决定了中国理论的话语体系要坚持以我为主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其最新成果一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具有我们民族自己特色的话语体系。例如,“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自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著中大量引用中国经典,等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已经成为党的理论创新特有的重要标识。
①是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体现
②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③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④推动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高度认同
①展示了世界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②旨在推动各国文化融合统一,促进文化合作与发展
③能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实现交流互鉴、美美与共
④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助于各国文化共同繁荣
①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同其他各种文明交融的结果
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外来文化成果
③文明越具包容性,就越能推动各国文化趋于同一
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造就“世界的敦煌文化”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