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第一阶段考试试卷
①文化交流能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了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材料二、赣州,有着 2200 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世称“客家摇篮”。赣南客家围屋是江西赣南地区的民居建筑,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根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显示,赣州市保存有各类赣南客家围屋 589 座,建设年代为起于明末、兴于清代、没于民国。赣南客家围屋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客家先民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近年来,为了传承客家优秀历史文化,赣州市以地方立法形式通过了《赣南客家围屋保护条例》,于 2019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旨在为赣南客家围屋提供有力的法律保护。7 月 19 日,赣州市龙南县检察院发出了一份保护客家围屋的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该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履职保护好辖区内的客家围屋。据悉,这是赣州检察机关办理的全国首例客家围屋保护公益诉讼案。
有“指尖国粹”之称的苗绣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的文化名片之一。黔东南州施秉县市著名的“苗绣之乡”,也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县。2017年,施秉县提出了“以传承创新苗绣技艺带动产业发展”的脱贫思路,启动了“把绣娘请回家”项目,开展了以苗绣为核心、电商为载体、基地建设为支撑的产销全覆盖的造血式精准扶贫模式。工作重点是把传统苗族工艺和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创新出一系列立体惊喜工艺;对绣娘进行了免费技能培训,提升其素养技能;对苗绣进行重新包装和定位,引入杭州的外贸企业和电商策划平台,线上、线下联动推广。造型别致的胸针,小巧玲珑的挂饰,花纹各异的手镯,手工刺绣的披肩……苗绣元素的大小物件,精湛的工艺让人赞不绝口,很快得到了市场认可。目前,该项目已引导500余名绣娘回乡就业,直接带动7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绣娘脱贫。
把“指尖上的技艺”变成“指尖上的经济”是脱贫攻坚的成功案例。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文物回归“道阻且长”,但我国追讨文物的脚步从未停止。从2014年至2023年,我国成功追回15万件流失文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持续加大文物追讨力度,成功促成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返还。2023年8月25日,瑞士向我国返还了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这是中瑞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合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①一定的文化总是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实践中
②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
③“龙”文化的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的鲜明特征
④“龙”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大学生组团到Z市吃烧烤”话题冲上热搜,短时间吸引了大量游客。面对突然的火爆出圈,Z市党委政府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作用,通过广泛深入调研,从本地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制定文旅发展规划,抓住契机,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产业政策措施,确保全国游客落地“吃得放心、玩得开心、走得舒心”。党政领导科学决策,积极带头、合理引导,与民共商共建,使一时的“流量”变为长久的“留量”,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躬身入局,深入各行各业一线调查研究,身体力行参与到社会治安、服务质量、食品安全、卫生环境等方面,打出了Z市的新名片和硬招牌。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