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
材料一:……法规定,废除……;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的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八年级下册教材
【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八年级同学以“寻找老物件中的历史”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方寸照片,观察服饰变迁】
材料一 我国20世纪50-80年代服饰
50年代-布拉吉连衣裙 多用苏联大花布制作 | 70年代-中山装 色彩单调,样式单一 | 80年代-西装 色彩鲜艳,款式多样 |
任务二 【巧借文物,述说时代印记】
材料二 我国20世纪50年代部分文物
图一:1951年南海县农民协会土改工队队员胸章 | 图二:1955年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图案为苏联拖拉机) |
任务三 【权威报刊,寻找致富秘诀】
材料三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广东南海县新闻
图一:1980年6月17日,《南海县委朝思暮想让农民尽快富起来》一文。 | 图二:1981年8月26日,《南海县生产上得快,社员生活富起来》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