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乐清市八校2021年九年级社会法治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救亡图存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主题。

材料一: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群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三: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的救国之道”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史实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3)、材料表明中国人的国家模式认同有何变化?这一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