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初中_历史与社会_中国近代史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鸦片战争
材料一:1842年,当英军抵达南京江面时.道光帝“念江南数百万生灵.一经开仗,安危难保,既经该大臣等权宜应允。朕亦只可以民命为重”。
材料二:清政府参加《南京条约》谈判的全权代表耆英上奏道光皇帝说:“该夷船坚炮猛.初尚得之传闻,今既亲上其船,目睹其炮.益知非兵力所制伏。”道光帝表示首肯。
请完成:
①《末代皇帝》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火烧圆明园》
①
1840年—1901年
屈辱岁月,悲壮抗争
②
1931年—1945年
民族危机,全面抗战
③
1949年—1956年
巩固政权,民主革命
④
1979年—2017年
改革开放,高速发展
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工业生产情况(部分)
——改编自达·赫·威尔逊《英国史》
材料二: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这)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这些西方文明的样本,但……只是代表了西学的一缕微弱之光,在一小部分较进步的中国士大夫中间隐约闪亮。”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摘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鲁迅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人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