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gb】安徽省无为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吐蕃,携带着经史、佛经和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和佛像等,促进了汉文化在吐蕃的传播。…全城公主的和亲透一步促进了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得大量的丝织品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更广泛传入吐蕃,吐蕃的特产也陆续传至中原。

材料二:日本奈良时代的著名文学家淡海三船写出了《唐大和尚东征传》。唐大和尚不仅是日本佛教的开山祖师,而且还为传播中国的佛教、建筑艺术和医药学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1)、“文成公主人吐蕃”时,吐蕃赞普是谁?材料一中两次和亲反映出当时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两次和亲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唐大和尚”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中国学习的内容包含哪些领域?
(3)、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举一反三

古代中国文明灿烂辉煌影响深远。面对近代中国的落后与耻辱,民族复兴和发展是我们中国人的水恒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的辉煌】

材料一: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成为鲜明对照。

----[英]韦尔斯:《世界史纲》

【近代的屈辱】

材料二:(图)1898年1月16日,法国《Le Petit Journal 》图文报导彩色石印画《中国蛋糕》一幅。图中西方列强围坐在餐案前,分割“中国"大饼,清朝官员只能在后面干着急。漫画众从左到右为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德皇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代表法国的玛莉安女士及日本武士。这幅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中国的革命】

材料三: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发展与复兴】

材料四: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即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中国模式一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美国《时代周刊》

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及近期的伊以斗争等一系列明争暗斗式的大国博弈深刻影响了当今世界。回望历史,大国关系的变化也影响和制约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期间(1868——1912),中日两国采用近代条约的方式,建立邦交关系,在英美支持下,日本以中韩邻国的沉沦为代价,由新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嬗变为主导东亚的帝国主义强国……

二战后,无论是冷战敌对,还是邦交正常化乃至冷战后,中日关系的演进均与世界形势关联密切,构成东亚国际格局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宋成有《16世纪以来西方冲击下日本的嬗变与东亚国际格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述导致中国“沉沦”的战争名称,分析材料一,简述中日关系的演变。

材料二:20世纪50-70年代的20多年中,美国采取孤立、封锁、遏制中国的政策,对中国实行冷战甚至热战。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美国同中国改善和发展关系、寻求合作,同时也奉行制约和防范中国的政策。

——熊志勇《百年中美关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这期间中美之间的一例“热战”。依据材料二所指历史时期,运用相关史实印证中美两国是如何“改善和发展关系、寻求合作”的?

材料三: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

——摘自《大国关系》

(3)根据材料三图片提示,指出“美俄”当时成为“盟者”的标志性文件名称和二战后初期他们成为“仇者”在经济上的表现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

(4)结合习总书记的讲话,你认为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怎样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