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统考试卷

  19世纪中期,工业文明浪潮下的中日两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都进行了“向何处去”的艰辛探索。

材料一: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十年前,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是,19世纪60年代,日本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化时代的到来。——摘自[美]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

表1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部分)

时间

课程内容.

1862年

英文

1863年

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

1867年

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学

 

材料三:(清)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改革前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2)、表1和上图分别反映出洋务运动的哪一项举措?分析这两项举措的积极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日两国改革的结果“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
(4)、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改革的“截然不同”的结果对本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