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同步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肖培根:根植华夏绿药觅踪

汤国星

肖培根院士是追寻绿药不老的传奇。

1958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卫生部下达了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的任务,历史重担落在了26岁的肖培根肩上。“那时候,可以用四个字来讲,一无所有。图书馆的文献,就连哪些是常用的中药,这类资料都没有,那个时候都是零。”

但是肖培根颇有大将风度,胸有成竹,指挥若定:首先聘请楼之岑、诚静容等专家做普查工作的兼职指导老师;第二,确定以中药材的“常用度”为普查的主要范围,指明任务方向,所谓“常用度”,就是重点抓500~ 600种常用中药,抓住了这个大头,就等于抓住了全国70%~80%的中药资源;第三,学中干,干中学,边干边学,上“实践大学”。此番韬略,即使今天依然可圈可点。肖培根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把植物室的年轻人派到全国各地中药“常用度”高的产区,自己则带头选择了工作量大的东北地区。野外调查异常艰苦,他常常是雇一辆马车拉着人和行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肖培根从来都是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一个来自“中央单位、肩负国家任务”的干部,他的虚心与诚意,着实打动了每一位药农、每一位中药师傅的心,他们纷纷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技倾囊相授,这让肖培根掌握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绝活”。

1959年,全国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圆满结束,肖培根向国家交出了合格的答卷。这是中国近代中药资源最具权威价值的普查报告。利用中药普查的成果资料,他又组织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志》。

1963年3月,肖培根作为专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访问。代表团除了在西非考察当地的植物资源和药用植物资源以外,还为我国南方的植物园采集了大约200种重要的药用和经济植物种子。在此期间,肖培根等人还专门被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部长邀请去抢救他们国家草药的传统文化。之后,肖培根又被派到坦桑尼亚帮助整理研究该国的草药。考察团深入到穷乡僻壤乃至撒哈拉沙漠边缘,那里温度高得鸡蛋放在外面,很快就能晒熟。在这样的环境下,考察团详查每种草药的功效,还访问了许多草医,资料汇总起来后,收获颇丰。考察团提交的报告,被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到各成员国,说中国帮助这些落后国家整理当地丰富的草药资源,是南南合作的典范。1979年,肖培根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技术官员,奉派到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负责世界药用植物名录编制等工作。

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物资禁运,凡是包含进口药代用品的一概不准向中国出口。那时肖培根刚刚大学毕业,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以肖培根为首的年轻人,奔赴全国各地,风餐露宿,不舍昼夜,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随后阿拉伯胶、安息香、胡黄连等也找到了代用品。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第一次疾病防治大会上,发出了“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的豪迈誓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正是利用萝芙木,冲破国外的封锁,研发出物美价廉、令几代国人难忘的降压灵。短短数年,这批可爱可敬的青年才俊们,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寻觅到取之不尽的替代植物,解决了全国人民的需求。他们心中充满了万丈豪情:“这项任务给我们一个实际的体会:在药用植物界,相似的药材有相似的成分、相似的活性,从这里找到了最初的

灵感。”

“在长期的药用植物研究中,我发现在某一个植物类群中,它们的植物形态、化学成分和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如果再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加以整理发掘,就能够寻找出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来。”肖培根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路,使他成为最早将计算机引入中草药研究的药用植物专家,并且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究。1978年,《药学通报》终于复刊了。在第1期第1至第5页上,肖培根发表了重要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能够在复刊的首期首页上发表论文,只因四个字:分量质量。当然,它标志着孕育二十几年的新学科诞生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自1963年以来,肖培根应邀访问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扩大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并撰写英文专著对中医药进行系统论述和介绍。

(摘编自张东风《肖培根院士的绿药情缘》)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撷取了肖培根一生的若干传奇经历,写了他勇挑重担、锐意进取、钟情绿药的相关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药用植物学家的伟大人格。 B、在相关资料稀缺的情况下,年仅26岁的肖培根却胸有成竹地承担起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完成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 C、肖培根安排工作时重点突出、任务明确,他强调进行全国中药普查时要重点抓500~ 600种常用中药,因为这些常用中药占据了中药资源的大头。 D、《药学通报》复刊后,第一期的首页就刊登了肖培根的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只因这篇文章分量重、质量高。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肖培根有大将风度,他勇挑重担,主动选择了任务量大的东北地区。在实际调研中,他始终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得到了药农和中药师傅们的高度认可。 B、肖培根帮助落后国家整理当地的草药资源,这种援助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奉派到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 C、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物资禁运,迫使我国研究人员必须找到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肖培根不分昼夜地努力,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 D、肖培根认为通过计算机可以整理出植物类群中规律性的东西,他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究,这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已经诞生。
(3)、肖培根能够创立崭新的学科——“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

我为何写作

余华

    ①二十多年前,我是一名牙科医生,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镇上手握钢钳,每天拔牙长达八个小时。

    ②在我们中国的过去,牙医是属于跑江湖一类的,通常和理发的或者修鞋的为伍。这样的牙医都是独自一人,不需要助手,和修鞋匠一样挑着一副担子游走四方。

    ③我是他们的继承者。虽然我在属于国家的医院里工作,但是我的前辈们没有一个来自医学院。我所在的医院以拔牙为主,只有二十来人,前来治病的人都把我们的医院叫成“牙齿店”,很少有人认为我们是一家医院。与牙科医生这个现在已经知识分子化的职业相比,我觉得自己其实是一名店员。

    ④我就是那时候开始写作的。我在“牙齿店”干了五年,观看了数以万计的张开的嘴巴,我感到无聊至极,我倒是知道了世界上什么地方最没有风景,就是在嘴巴里。当时,我经常站在临街的窗前,看到在文化馆工作的人整日在大街上游手好闲地走来走去,心里十分羡慕。于是我决定写作,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进入文化馆。当时进入文化馆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学会作曲;二是学会绘画;三就是写作。对我来说,作曲和绘画太难了,而写作只要认识汉字就行,我只能写作了。

    ⑤在1983年11月的一个下午,我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长途电话,一家文学杂志让我去北京修改我的小说。当我从北京改完小说回家时,我才知道我们小小的县城轰动了,我是我们县里历史上第一个去北京改稿的人。我们县里的官员认为我是一个人才,将我调进了文化馆。’

    ⑥这几年很多外国朋友问我,为什么要放弃富有的牙医工作去从事贫穷的写作?他们不知道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做一名医生不会比一名工人富有。所以我放弃牙医工作去文化馆上班,没有任何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压力,我幸福得差不多要从睡梦里笑醒,因为在文化馆里我得到了我梦寐以求的自由自在和幸福。到了1993年,我觉得能够用写作养活自己时,我就辞去了这份世界上最自由的工作,定居北京,开始更自由的生活。

    ⑦现在,我已经有二十年的写作历史了。二十年的漫漫长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阴沉的白昼过去之后,我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写作了。写作唤醒了我生活中无数的欲望,我的写作使它们聚集到了一起,在虚构的现实里成为合法。二十年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写作已经建立了现实经历之外的一条人生道路,它和我现实的人生之路同时出发,并肩而行,有时交叉到了一起,有时又天各一方。因此我现在越来越相信这样的话——写作有益于身心健康。当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欲望在虚构生活里纷纷得到实现时,我就会感到自己的人生正在完整起来。写作使我拥有了两个人生,现实的和虚构的,它们的关系就像是健康和疾病,当一个强大起来时,另一个必然会衰落下去。于是当我现实的人生越来越贫乏时,我虚构的人生已经异常丰富了。

    ⑧我知道阅读别人的作品会影响自己,后来发现自己写下的人物也会影响我的人生态度。写作确实会改变一个人,会将一个刚强的人变得眼泪汪汪,会将一个果断的人变得犹豫不决,会将一个勇敢的人变得胆小怕事,最后就是将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个作家。我这样说并不是为了贬低写作,恰恰是为了说明文学或者说写作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当作家变得越来越警觉的时候,他的心灵也会经常感到柔弱无援。他会发现自己深陷其中的世界与四周的现实若即若离,而且还会格格不入。然后他就发现自己已经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准则,他感到自己的灵魂具有了无孔不入的本领,他的内心已经变得异常丰富。这样的丰富就是来自于长时间的写作,来自于身体肌肉衰退后的警觉和智慧的茁壮成长,而且这丰富总是容易受到伤害。

    ⑨二十年来我一直生活在文学里,生活在那些转瞬即逝的意象和活生生的对白里,生活在那些妙不可言同时又真实可信的描写里……生活在很多伟大作家的叙述里,也生活在自己的叙述里。我相信文学是由那些柔弱同时又是无比丰富和敏感的心灵创造的,让我们心领神会和激动失眠,让我们远隔千里仍然互相热爱,让我们生离死别后还是互相热爱。

(有删改)

相关链接:

余华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余华以他的批判题材出名,写作很有洞察力和吸引力。余华曾坦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小题。

张岱年:士林楷模

    ①《张岱年自传》前,他亲笔题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言有物而心有恒。”这完全可以作为张岱年一生的写照了。以下一些小事可以使我们对张岱年有更深刻的了解。

    ②1982年,张岱年与他的一个学生、清华大学的刘鄂培教授有过一次谈心。刘教授回顾往事时,说到自己在前半生的历次运动和改造中饱受磨锉,如今已经像河床中的鹅卵石一样,没有了棱角,而且还感叹道,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是很难的。为了能够不随波逐流又不丧失良心,刘教授说希望自己今后能够像铜钱一样,内方外圆。张岱年听了这番话,沉默良久,提起笔来写下了“直道而行”四个字。刘鄂培教授看过这四个字,深感惭愧,他说:“岱年师与我有相同的坎坷遭遇,他的胸襟如此广阔,精神境界如此高尚。这四个字体现出他的刚正性格,亦即岱年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③张岱年为人谦虚谨慎。即使是对于《中国哲学大纲》这样一部得到学界公认的名著,他也总是会自觉地指出其中的不足,几次修订,每次书写序言,都会明确地指出书中的缺陷。你可以感觉到他的这种谦虚决不是刻意的造作,而是完全发自其内心的。

    ④张岱年生活非常简朴,在衣食住行上从不讲究。他几次迁居,住房都很狭窄,而且房中几乎都堆满了书籍。每次有客人去拜访,走进他的书斋,几乎找不到地方可以坐下,以至于大陆以外的学者像台湾的陈鼓应等拜访张岱年时,对如此大师竟居于这样的陋室,深为惊讶,后来甚至直接上书邓小平要求为张岱年解决住房问题。可据说张岱年对此从不抱怨,好像挺满足,也很习惯的样子。

    ⑤张岱年的穿着也是极为朴素,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位大学问家,好像只是一位平凡的老者,过着平平常常的生活。他的一个学生曾忆道:“有一次我到他家去看望他,在路上碰到了张先生,张先生正好从小商店里买好了馒头之类的食品拎在手里走回家,张先生已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使我不由得肃然起敬,一位誉满海内外的大学者做着普通老百姓最平凡的事情,我想张先生这样恐怕在国内外学术界是少见的。”

    ⑥张岱年对于中国哲学史料的熟悉,凡是熟悉他的人都赞不绝口。他的一个弟子曾回忆:先生“对中国哲学史的史料十分熟谙,每提及历史上一个著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材料,都能够做到背诵,从先秦到近代,先生如数家珍,使听课者感到先生对祖国优秀的哲学文化遗产充满了感情!每当张先生开始背诵时,教室里便鸦雀无声;背诵完毕,教室里便发生一片轻轻的唏嘘声”。

    ⑦张岱年为人诚恳,对后学的培养和鼓励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张岱年作为中国哲学界的泰斗,向他求教、请他审阅文章或者求他为自己的著作作序的人不计其数。他对此从不会拒绝,对于求教的稿子总会认真修改,这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影响了正常工作,但他总是不厌其烦,可见对于后学一片爱护、提携之心。张岱年在讲授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和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时候,吸引了很多学者和学生来听课。中国人民大学有位教师叫姜法曾,很认真地听张岱年的课并做了详细的笔记。后来姜法曾把听课笔记做了细致的整理,张岱年后来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便是以这个笔记为基础完成的。不幸的是,这位姜老师因为劳累过度,英年早逝,后来张岱年出版《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时候,就把大部分稿酬送给了姜老师的遗属,其余部分则购书送给每一个听这门课的学生,他自己则分文不取。

    ⑧季羡林与张岱年在清华时是校友,工作后又在北大是同事。两人友谊深厚,相互了解也深。季羡林曾在为刘鄂培的《综合创新——张岱年先生学记》作的“序”中说,自己“对于先生的为人,则心仪已久”,并称赞张岱年“他奖掖后学,爱护学生,极有正义感,对任何人都不阿谀奉承,凛然一身正气,又决不装腔作势,总是平等对人。这样多的优秀品质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再加上真正淡泊名利,为学是务,在当今士林中,真堪为楷模了”。

(摘编自任士英主编《20世纪国学大师档案》)

【相关链接】①张岱年(1909-2004年),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文化理论家、为中国现代哲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哲学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②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发展过程中,虽经常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因而成为世界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类型,影响及于国外,对于世界文化作出过巨大的贡献。(选自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大连光源:能给原子拍视频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连光源”,发出了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1皮秒等于一万亿分之一秒)激光脉冲产生140万亿个光子,这套总长100米的装置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

    “大连光源”由加速器、波荡器和光束线站三部分构成。先由时间宽度为几个皮秒的脉冲激光(驱动激光)在光阴极上打出一簇高密度的脉冲电子,再利用直线加速器将这个脉冲电子束加速到3亿电子伏特的能量,电子的速度与光速非常接近。另一束皮秒或者相近时间宽度的强激光(种子激光)照射在这个高能电子束上,电子束中的电子在种子激光的作用下,就会按照激光的波长在空间重新分布(调制),然后让被调制的电子束继续穿越一系列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电子在周期性磁场中就会一边以光速向前飞行,一边左右摆动,向前辐射出光线。途中各处发射的光会叠加增强,同时电子自身辐射的光也在调制电子自己的空间分布,从而使得电子更加强烈地辐射光线,适当地选择周期性磁场的强度,就会使得种子激光中的某个谐波成分按照前述方式急剧地自激放大并达到饱和,从而输出极紫外激光。

    “‘大连光源’有最亮的‘闪光灯’,峰值功率的亮度比太阳光高100亿倍,有最快的‘快门’,出光长度能达到飞秒(1飞秒等于一千亿分之一秒)、皮秒,不但能让分子、原子‘无处遁形’,还能给它们‘拍电影’,将物理化学反应的全过程动态记录下来。”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说明了“大连光源”的大用场。

    (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自由电子激光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新一代光源,也是当今世界科技强国竞相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科学研究、先进技术、国防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自由电子激光的发展在前沿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十年来,自由电子激光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为探索未知物质世界、发现新科学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工具。

    “‘大连光源’的建成出光成为我国大科学工程的又一成功范例,也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在能源、化学、物理、生物、材料、大气雾霆、光刻等多个重要领域研究水平的提升,为我国的科学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表示,这一光源的成功研制为我国未来发展更新一代的高重复频率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经济网)

    材料三

    大连光源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基建工程以及里体光源装置的研制,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调试成功产生了世界上单脉冲最亮的极紫外激光,创造了我国同类大型科学装置建设的新记录。

    这一项目也开创了我国科学研究专家与大科学装置研制专家成功合作的先例,对于未来加快推动大科学装置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科学目标为驱动,让大连光源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研制的典范。赵振堂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国早期的大科学装置,往往都是先建好装置,再去找用户,看看哪些科学家能用。“但是大连光源把这个过程反了过来,是科学家先对科研有了需求,再找到工程团队来合作。这要求我们在建装置之前就充分调研,开工之前就要掌握装置的科学目标是什么。”

    大连化物所的长处是科学研究,而上海应物所团队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积累了20年的经验,两个团队为了相同的梦想走到了长兴岛,合作顺利得出人意料。

(《中国科学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

    重庆市巴南区区委书记李建春代表说:“我国要实现2020年规划提出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目标,平均每年必须实现1000多万人的户籍城镇化。”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带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消费需求,使巨大的需求潜力转变为经济增长动力。

    “城镇化既要‘面子’好看,更要‘里子’实在。”河南省信阳市市委书记乔新江代表说,“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进城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让更多人‘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要让他们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让他们在城里过得更加体面、活得更有尊严。”

    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王鹤龄委员说,要提升城镇化质量,还要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大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公共服务之间的差距。“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人选择在中小城镇生活,解决人口在大城市扎堆的问题。”

    乔新江说:“城镇化要培育配套产业,要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城镇化的头等大事就是解决就业,”王鹤龄说,“有了产业,才能吸纳就业、容纳人口,有了产业体系的发展,才能推动城市设施不断完善。”

    李建春说:“从国家层面看,城镇化战略很清晰,就是‘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

    (摘编自齐志明、李坚、许晴《城镇化不能重“面子”轻“里子”》)

    材料二:

   

    自1950年以来,世界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已从7.51亿增加到2018年的42亿,城镇化率从30%提高至55%。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

    材料三:

    2016年5月,我国整体上并不存在“逆城镇化”的现象,但需要采取措施逐步消除不正常现象。一是对城镇化要有清醒的认识和信心。我国城镇化进程远未结束,仍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与发达国家甚至与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城镇化率依然较低,而且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中还包括了2.5亿多农业转移人口,已完成的城镇化进程也还不完整,城镇化仍然是我国广阔发展空间和不竭发展动力的重要组成,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二是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中小城市优先配置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人口吸引力,使得“让落的地方也想落”。

    (摘编自相伟、谷宇辰《中国出现“逆城镇化”?》)

    材料四:

    美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做法:

    一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着力打造大“都市圈”和“城市带”。美国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整体统筹区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集聚度高、开放式、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形成了国际性大都市、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方小城市和中心镇等不同层次、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二是整合各种要素,培育提升龙头城镇的聚集效能。在小城镇的建设中,美国注重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资源,培育龙头城镇和城镇群,提升聚集效能,以点带面、渐次连片,在城镇群向都市圈和城市带的发展中消除城乡差别,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三是建立农业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秉持以农民为本的理念,尊重农民利益,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用工业剩余反哺农业,妥善处理农民的困难和问题,不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完成城镇化,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摘编自李军国《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意义的幽默是林语堂从日本引进的。有人把“幽默”译成“有情滑稽”,虽不成熟,却有一定道理。幽默中的笑不是对别人的嘲笑,它凝聚看对可悲性格的爱怜之情,因此,人们不把一些廉价的笑料,看作幽默。幽默在中国存在并流行了七十年,人们对它逐渐形成了共识。幽默是人的一种气质,一种人生态度,具有幽默感的人善于以温厚的诙谐和同情的愉悦接人待物,克服人我之间的隔阂。幽默还是一种艺术手段,是一种特殊的喜剧形式,是一种轻快、诙谐而且意味深长的笔调,是一种风趣而机智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它的本质是用“神形倒错”的方法来表现美压倒丑的优势。其表现效果则是一种轻松而有深意的笑。幽默与诙谐、机智、讽刺,其表现效果都是令人发笑。诙谐或者说滑稽一般没有什么深刻的内容和对现实的针砭意义,有的只是逗人一笑。一些喜剧、闹剧的夸张动作,滑稽戏、相声、幽默小品中的嘘头,如无社会含义皆属诙谐。机智主要指人们在应对时反应敏捷,能言善辩、随机应变、富于机趣,这种品质是构成幽默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它本身并非幽默,机智只有伴之以思想与宽容,又能把握好分寸,才能构成幽默。讽刺也有人称之为“硬性幽默”。它与幽默十分相似,都具有较严肃的社会内容,有的幽默也含有批评之意。但一般说来讽刺在批评丑恶现象时比较尖锐,所指也较为具体,而幽默则较为温和,较为虚泛、含蓄。

(节选自王学泰《漫谈幽默》,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关于清明节,《历书》如此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由此可见,注重“清”和“明”,一直是清明节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今天的我们,也应当让这个节日气清景明。

让“奇葩祭品”走开,让祭奠情感保持气清景明。祭奠是一种礼敬、怀念,更是一种情感升华。站在历史和先人的肩膀上,让自我得到精神净化、智慧启迪,以期走得更远,这是清明节的一个内涵。所以,应当杜绝花哨的“护照”“房产证”“私人飞机”等“奇葩祭品。这些“祭品”和传统文化、公序良俗、传统美德不合拍,更和崇德向善的主流价值格格不入。

让陈规陋习走开,让祭奠形式保持气清景明。源于周代的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时间跨度长,存留下来的惯性做法很多,而有些做法和当下社会已经格格不入,比如动辄大烧纸钱冥物,这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也会污染环境,甚至酿成悲剧。所以,我们要让祭奠形式保持气清景明,多倡导文明、健康、干净、祥和的祭奠方式。例如,可以通过种植纪念树、召开家庭追思会等等,将感恩的心、思念的情,融入清明祭奠中。

让“代人扫墓”走开,让祭奠仪式保持气清景明。清明祭奠,就是要祭祖拜宗,追思先人,慎终追远,思亲念故。所以,这个祭奠必须有一定的仪式感。《论语》云“吾不与祭,如不祭”,意思是如果自己不亲自进行祭祀,而找别人替代,这对祖先来说是一种大不敬。毕竟,“代人扫墓”的商业化运作再精美,再细致,也终归是一种木偶式的虚假表演,是一种空洞的文化躯壳,它消损了清明节的庄严氛围,违背了气清景明的节日内涵。

文明祭扫,贵在心意;平安清明,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这样,不仅为个人积存正气,更为社会积存正能量。让我们用绿色清明寄哀思,还清明节一个气清景明。

(摘编自雷泓霈《回归清明的节日内涵》)

材料二: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清明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有人不顾山高水远也要返乡祭祖,有人千里迢迢携老带幼只求叶落归根,有人庄严肃穆深切缅怀英雄先烈……2020年受疫情影响,为避免人员扎堆聚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各地倡导“云”祭扫。

通过“云平台”,献上一束鲜花、留一首歌曲、点一根蜡烛、种一棵松柏、写一篇祭文,举办网络追思会等方式祭奠先祖,同样可以表达追思与悼念。《朱子家训》说:“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这句格言告诉我们,祭祀的关键在于“诚”。只要心诚,哪怕人在天涯海角,祭祀的目的已然达致。多一些诚心,对于逝者来说,这是最大的敬意。纪念不在形式而在心,让祭奠形式也持有“绿色”,保持气清景明,也是“云祭祀”的题中之义。

祭奠是一种礼敬、怀念,更是一种情感升华。人们称清明节为“根的节日”。无论走到哪里、去往何方,故土家园永远是不变的精神根脉,家庭亲情永远是最深沉的精神依恋。在祭祖寻根中省思生命的意义,在行孝尽哀中体味亲情的价值。不忘根本、清心明志,让自我得到精神净化、智慧启迪,重整行囊再出发,这是“绿色”清明节之于我们的启示。

“绿色化”,不仅是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多一点文明、少一些粗俗;多一点自律、少一点放纵,愿更多的人都能转变传统观念,恪守生态道德,倡导绿色文明、简朴节约的祭祖新风尚,真正把“生态环保”理念实践到生活中来,以自己的绿色文明举止为清明添“明”,为春光增色。

(摘编自李群《清明需要更多“绿色”》)

材料三:

每逢清明,人们或是来到公墓祭拜祖先,或是走进革命陵园缅怀先烈。在青松绿柏之下,在哀思怀念之中,庄重肃穆的仪式让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得以抒发。只是眼下,新冠疫情还未到结束的时候,人群大量聚集公墓陵园祭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巨大的健康安全隐患。此时,网上祭奠成为一种新常态。

重在心,而不拘于形。网上祭奠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一种全新祭奠方式,它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先祖和先烈。只是,国人对清明祭奠多有“在现场”的庄重感,加之“不负四月天”的户外出游需求,使得网上祭奠显得相对冷清些。2020年形势的特殊性,让网上祭奠有了更多的现实操作性:在网页或是微信里献上一束鲜花、点一根蜡烛、写一篇思文,亦是一种“祭之以礼”。

指尖连着心灵。网上祭奠的绿色低碳,不正是“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的绝佳映照吗?祭祀自古就是千家万户的大事,朴素的家国情怀与互联网充分融合,既有时代发展的“轻推”,也有科技前行的使然。在清明祭英烈的网络祭奠主题中,可以看到中小学生们“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英雄永垂不朽”的众多留言。让传统不老,让英雄常在,在网上祭奠中,家族、民族、国家的共同记忆,也得以凝聚和升华。

网上祭奠,传统清明也当有些新常态。辩证去看,传统民俗的打开方式,只要是弘扬新风、摒弃陋习的,不正是要“多多益善”吗?

(摘编自谢伟锋《网上祭奠,传统清明节里的新常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