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 , 举进。见楚使,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太牢具:指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待客的最高礼数。指丰盛的饭菜。②恶草具:指粗劣的饭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久之,汉王1

    ②大王能出捐数万斤金 2

    ③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3

    ④楚使归,以报项王4

    【答案】
    (2)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②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答案】
    (3)阅读全文,你认为陈平是个怎样的人?他使用离间计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32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连环画。

    1,曹操引刘备上一小亭,看见树枝上梅子青青,便说起去年征张绣时,路上缺水,将士口渴,他用鞭虚指,说前面有座梅林,大家想起梅子,口里生津,就止了口渴。

    2,现在看见这梅子,觉得不可不赏。又当酒正煮熟,所以邀请使君来小亭一会。说着,即与刘备对面坐下。侍从把酒给他们斟上,两个人就对喝起来。

    3,正喝着酒,忽然天空阴云密布,大雨将来,云层里好像有龙在翻腾。曹操就与刘备到栏杆边去观望,他从龙的变化谈到当世的英雄。

    4,曹操道:“没见过面,总有闻过名的。”刘备犹豫道:“淮南袁术,兵多粮足,可算是当世英雄了。”曹操哈哈大笑道:“他已是坟墓里的枯骨,我迟早要除掉他。”

    5,刘备又说河北袁绍一定是英雄。曹操说他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不能算英雄。刘备又说出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益州刘璋等人。曹操听了,不住摇头大笑,说这些人都够不上称英雄。

    6,刘备道:“除了这几个,简直想不出了。”曹操回到桌边坐下满满地喝了一杯,笑道:“一个英雄人物,应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对于天下事要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7,刘备忙问:“这样的英雄谁能称得?”曹操就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说当世的英雄,只有他们两个。

    8,刘备听了,暗吃一惊,手上的筷子,不觉落在地上。就在这时,天空响了一个闷雷。

    9,刘备乘机从容拾起筷子道:“这雷响得可怕,把我的筷子都震下了!”曹操大笑道:“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道:“这样响的雷,怎么不怕?”曹操见他这等胆小,倒把满腹疑忌都消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崇明老人记

    【清】陆陇其

        崇明县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伯仲叔季 , 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曰:“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曰:“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乃以一餐为率 , 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献寿。率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老人胜,辄踊跃归。亦率以为常。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

    【注】①鬻(yù):卖。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③率(lǜ):文中指频次。④称觞(shāng):举杯。⑤率(shuài):大致,一般。⑥樗蒲(chū pú):古代一种游戏。

    阅读下面的文段,成各题。

    【甲】

        ①庆历四年春,臊子京谪守已陵、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刘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子观夫已陵胜状,在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现也,前人之还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农,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虎啸猿响。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蜂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仅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弃者胜,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乌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又如振鼓隐隐有节。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益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日,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灌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节选自刘基《松风阁记》)

    【注】①石濑:沙石上的急流。②上人:和尚。③汩:乱④永日:度过漫长的一天。⑤颍水:河名。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隐居在颖水附近,并认为尧的这种话弄脏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水边上去洗耳朵。⑥首阳:山名。相传伯、叔齐在周武王灭股以后,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