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新中考)2021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①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②尼克松访华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建交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还贷款给中国三亿美元。
材料三: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将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摘自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材料四: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等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请回答:
①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④重返联合国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
中国始终与世界各国守望相助、命运与共,“为人类谋大同”的中国情怀始终没有改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新华网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经济的腾飞,既有诸多“内因”,也有经济全球化这个“外因”。40年来,中国逐步改变了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摘编自苏格《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材料四:中国推动国际合作大事记
试题篮